情为民所系———福建南靖县政协“民情访谈”纪实
更新日期:2003-10-15 09:48:42     
  民情访谈是南靖县政协近年来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一种有效形式,通过这种形式,一方面倾听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增进共识的工作,另一方面实实在在地为民办实事,有效地拓宽了政协履行职能的内容和形式。  修桥造路“暖人心”南靖县靖城镇沧溪路段,有一座桥梁因设计不合理,已发生多起交通事故,严重威胁当地群众的交通安全和农产品的运输,老百姓反映强烈。县政协主席王两火得知后,向有关部门作了反映,并及时协调发动镇、村等有关单位和所在镇的政协委员捐款,共筹集了4万多元用于修桥,解决了多年来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书洋镇储坑村是县政协的挂钩点,该村有一条3.5公里道路因资金短缺而无法开通,县政协领导在访谈中了解后,积极向有关部门争取一笔资金,促进工程实施,使该村到集镇的路程由18公里缩短到9公里,大大方便了群众,促进了当地农副产品的流通。  捐资助学“献爱心”“现在有许多贫困生无法完成学业,应当发动委员献爱心,资助这些孩子。”在一次县政协常委会上,黄一平委员的建议引起县政协领导的高度重视,决定在全县政协委员中开展“一帮一”扶贫助学活动,按照确定的扶贫助学的对象和最低标准,组织和发动政协委员与社会各界人士捐资助学。从2001年以来,全县142名政协委员每年扶助153名贫困优秀生,发放扶助资金9.2万元,使许多优秀的贫困生得到继续学习和深造的机会。  “三下乡”活动“得民心”针对部分偏僻、边远山区群众的科技意识比较淡薄、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单调和卫生医疗条件比较差的情况,近年来,县政协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为4000多名群众举办茶叶、食用菌、柑桔、养猪等农村实用技术讲座,印发5000多份科技资料,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服务;同时牵头组织多场以“公民道德建设”为主题的文艺晚会到书洋镇曲江村和奎坑村演出,为山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在每年组织的市、县名医开展义诊活动中,为山区一大批疑难病症的患者提供便民服务。  (肖飞 王其春)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