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位政协委员联名提议恢复江心屿兴庆寺
更新日期:2005-01-27 15:29:15     
  温州新闻网消息:“江心屿的历史原貌不能被破坏了,政府部门应该加强保护,把江心屿建成露天历史博物馆”。昨天下午,张索委员在分组讨论中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赞同。他的《关于江心温州博物馆搬迁后恢复历史面貌(兴庆寺)的提案》后面,也签满了42位附议委员的名字。   江心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历代文人留下的诗篇达1300多首,是温州历史的见证。其中,曾被作为温州市博物馆的兴庆寺就是建于北宋时期的一处文化古迹。2002年,市政府决定将博物馆旧址作为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为此,我市50位文化界知名人士联名向市委、市人大、市府、市政协发出紧急呼吁,要求挖掘保护江心屿历史文化遗产,温州市博物馆搬迁后,旧址应恢复兴庆寺旧貌,以使这千年的“诗之岛、佛之屿”名副其实。   昨天,张索委员再次将关于保护江心屿的提案上交给市政协提案组。他强调,温州建立革命历史纪念馆非常必要,也符合民意,但保护江心屿历史文化遗产也十分重要,他建议市政府恢复历史兴庆寺旧貌,另行选址建革命历史纪念馆。张索的提案引起了众多委员的共鸣。郑朝阳委员说,温州历史走过的每一步,都在江心屿留下了足迹,但因为种种原因,其中一些文化古迹已经被破坏了,十分可惜,所以今后一定要加强保护。汪廷汉委员也积极呼吁保护历史古迹,他说,有些外地人认为温州人穷得只剩下钱了,这是很可悲的;其实温州也有非常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关键是我们后人要做好保护和发扬的工作。(温州日报 叶小静)     相关链接>>>  【兴庆寺】原名净信院,又名西塔寺院。宋高宗驻跸孤屿时,改称兴庆。重建于清嘉庆年间。寺两侧有琉璃泉,泉水清冽,为温州三大名泉之一。寺墙内有橄榄一株,相传明万历十五年(1587)为郡守卫承芳所植,今尚结果累累。新中国成立后温州市博物馆建于此寺,常年展出历史文物。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