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生命的强音———记大连市政协常委李扬
更新日期:2003-12-03 16:37:20     
  12月3日是第22个国际残疾人日。作为一个在“残坛”上打拼多年的老将,在大连市政协常委李扬的身上,人们看不到一丝倦怠,却能不断感受到那喷薄着的生命的芬芳。  人生没有该怕的事,只有该懂的事。李扬从3岁起就因小儿麻痹后遗症而丧失了行走权,在经历了待业、求学无门等种种磨难后,他终于不再沮丧、失望,而逐渐懂得:残石照样可以筑就阶梯,他可以靠自己健康的大脑、健全的双手,奏出生命的最强音。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李扬结识了同为残疾人的吕世明。1983年8月,他们和一些残疾人伙伴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残疾青年协会———大连市残疾青年协会,李扬出任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他们倡导的“废字与我们无缘,强音作我们主旋”的口号,在全国残疾人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1988年,大连市残疾人联合会成立,李扬先后担任了办公室主任、理事、副理事长。一路走来,一路高歌。现在已是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的李扬“觉得自己越干越充实,越干越充满阳光”。多年来,经过李扬和伙伴们的共同努力,大连市的残疾人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市残联建立了残疾人人才库,2001年以来,破格录用了8名优秀残疾人进入各级残联工作;残疾人基础设施建设也已形成配套体系,有8个区市县建立了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通过集中安置、分散安排、鼓励自主创业等形式,安置了1.1万多残疾人就业;在2002年建成残疾人劳动力市场、残疾人就业信息网,使残疾人就业率稳定在86%以上。此外,大连市残联为提升残疾人生存质量,还初步建立了完善的社会化康复服务体系,开展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长江新里程假肢装配”、精神病防治康复等一批重点康复项目,使10万余名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服务。大连市组建的亚洲第一支轮椅模特队及残疾人强音艺术团、盲人门球队等一些文体团队也都在国内外获得了较高的赞誉。大连市相继出台了《扶助残疾人暂行规定》和《残疾人法制宣传教育第四个五年计划》,开办了残疾人法律服务热线,建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基金。今年,大连市委、市政府还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残疾人工作的意见》,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明确了大连市残疾人工作的阶段性目标,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进一步形成。  回首以往的成绩,李扬很欣慰。他说,残疾人事业是人道的、长青的、春天的。因此即使干了20多年,他仍是热情不减、激情燃烧。李扬认为,大连市残疾人工作能够走在全国的前列,除了全市有良好的扶残助残的人道主义氛围之外,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以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也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李扬最为感动的是,为大力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大连市特意将政府办公大楼进行无障碍改造,就连市长的名片都特制了盲文版。  自从1988年担任市政协委员以来,李扬通过提案和政协大会发言等多种形式,不断呼吁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的疾苦。李扬说,在政协这个大家庭中,我不但可以充实自己、完善自我,而且也可以借政协这个舞台,为更多的残疾人鼓与呼。他曾经以《积极发展大连市残疾人事业》为题,在市政协全会上作了大会发言,并多次邀请市政协委员视察大连市残疾人事业。他还写了许多提案,呼吁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残疾人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谈到即将召开的2004年政协全会,李扬说,自己的目光已经从具体的残疾人工作,拓展到了更为广阔的人文关怀理念的建设。此外,对坚持残健共融,追求平等、参与、共享,转变残疾人事业仍滞后于经济发展的状况,缩小残疾人群体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促进残疾人事业同社会协调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与规划,使李扬总能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燃烧”起来。  生命在坚韧与自强中奏出了最激越的旋律。全国残疾人先进体育工作者、辽宁省自强标兵、大连市“十佳名人”、大连市十大杰出残疾人等荣誉称号,无一不是李扬用艰辛和汗水换来的。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必将会为李扬的人生道路拓展出更为广阔的天地。  (葛新)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