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常委文正经呼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不能“缺粮断奶”
更新日期:2004-10-24 11:38:27     
  人民政协报讯(记者钟钢)“当前农村一个值得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是大多数地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都放松了,甚至停滞不前。”日前,四川省政协常委文正经对记者道出他的忧虑。他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缺粮断奶”后患无穷。   文正经是个“老农”,读书学农业,工作跑田坎,当领导当的是农业厅厅长,就是到了政协也干的是农业委员会主任。近年来,他跑了省内省外不少地方,了解到农村一些地方山洪水系未能整治,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农田毁坏,房塌人畜伤亡;有的地方塘库、河埝泥沙淤塞,没有进行清理,效益衰减;部分丘陵山区,不仅抗旱保苗缺水,甚至连人畜饮用水都困难;还有不少乡村道路通车里程少,路况很差,大量农产品和农用生产资料运输困难,等等。   文正经认为,造成当前农田水利基本设施脆弱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缺乏投资。回顾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发展走过的道路,文正经深有感触地说,坚持和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是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重大举措和重要途径,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及子孙的“德政工程”。   文正经为眼下的农田水利建设提出五招:第一招,各级领导、各有关部门要有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把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件大事来抓,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第二招,各级政府财政尽可能多地向农业、农村倾斜,切实安排和增加投资,支持基层政府引导、组织农民群众开展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现实内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第三招,随着财政收入稳定增长、综合国力逐步增强,中央和省级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对农村转移支付的力度,尤其要切实增加粮食主产区、丘陵山区、贫困地区的资金投入。第四招,农村“两工”减少和取消以后,村内“一事一议”不宜“一刀切”。对农民人均收入水平高和干部组织管理能力强、办事公开公正公平的地区,只要群众绝大多数愿意,选择项目适当,应当允许、鼓励并具体指导、帮助当地干群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对不具备条件,群众意见分歧大的地方,应加以控制,严格管理,防止农民负担反弹。第五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某些项目,在经群众讨论同意,加强过程指导、监管的情况下,可以公开对外“招商引资”,吸收民间社会资金、技术参与建设,实行市场化运作和管理。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