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临淄区政协调研后提出乡镇敬老院要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
更新日期:2004-10-24 11:40:44     
  人民政协报讯为确保农村养老事业健康发展,推进小康社会建设,最近,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政协组织委员对农村五保供养情况进行调研。针对目前存在的集中供养率偏低、敬老院工作人员少、服务管理水平低、医疗费用高、经费困难等问题,明确提出三点建议。   首先要采取切实措施,资助全区所有五保对象加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其次加强自身管理,不断探索社会办院的新路子。拓展服务领域,按规定比例配备配足生活、医疗等服务人员,对服务人员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服务水平。要解放思想,实行“开门办院”。目前条件较好、入院率较高的敬老院,可探索开展社会代养业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增收增效,使乡镇敬老院逐步由“输血型”向“造血型”、由“供养型”向“康复型”转变。三是加大资金保障力度,扩大集中供养范围。要继续严格执行有关规定,经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区财政部门及时对五保供养经费进行核定,根据各乡镇实际从上缴的农业税附加中返还各乡镇,缺额部分由区财政拨付。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