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 为构建和谐社会献计献策
更新日期:2004-11-22 15:19:0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党执政的基本是拥有和谐的社会基础,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基层,基层广大人民群众是和谐社会的根本。团结大多数,充分发扬民主,和谐社会就具备了雄厚的根基。因此,团结和民主显得尤为重要。  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大会上讲话时指出,人民政协55周年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继续推进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其中,“必须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为实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而不懈努力”是四条重要启示之一。可见,团结和民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集中各方智慧,形成伟大力量的源泉。人民政协作为广泛的统一战线组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涉及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做人的工作,就要做增强团结的工作,做发扬民主的工作,做调动积极性的工作,各级政协组织是由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组成,团结面广,联系面大。人民政协作为大团结、大联合的象征,基本任务就是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和扩大党的统一战线,维护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所以在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可以说人民政协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完全可以以履行政协职能的形式,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要团结和依靠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政协开展各项工作的潜能、活力等均来自委员。其中,提案和社情民意则是广大委员履行职能,建言献策的绿色通道和直通车。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可以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发挥重大作用,为促进经济建设做出贡献,为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产生了独特影响。  二是构建和谐社会,要善于整合委员力量,把来自不同界别的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党委、政府。分阶段、有计划、有重点地组织不同界别的委员进行调研视察,使他们知上情,解下情,提出意见和建议更具针对性和前瞻性。同时要经过梳理,分批分类将社会各阶层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委员的建议反映给党委、政府,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必将产生积极影响。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要充分发扬民主,为委员提供活动舞台。我们要贯彻与时俱进精神,政协要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运用现代媒体通行手段的作用,反映广大群众关心委员提案办理情况,充分发扬民主,多讲包括群众日常生活、环境保护、交通安全等实实在在的事。群众的想法、委员的建议、承办部门采取的措施及对提案的办理效果一目了然。  (李宏英,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协主席) 来源:人民政协报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