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政协委员细微处说“以人为本”
更新日期:2005-01-20 09:34:00     
  单看“价值”两字的字体结构,就可见“人”在其中的重要地位。缺少了“人性化”的视野,价值根本无从谈起。“以人为本”并非看不见、摸不着的口号,跟随着部分政协委员的视线,“以人为本”开始走向触手可及的细节,也有望成为随处可见的文明。  分期改造小马路路灯  一次雅典之旅,使张文龙委员关注到了小马路上的电线杆。雅典的小马路,各种电缆都铺设在地下,路灯都挂在  一根钢丝绳中央,而这根钢丝绳的两端被固定在马路两旁建筑物墙面上。这种照明方式省却了道路两旁的电线杆,照明效果相当好,更主要的是方便了行路,消除了交通安全隐患。  目前上海小马路旁竖着的电线杆,往往拦腰“截断”盲道。电线杆自身寿命短,维护成本高,年数一多易破损,甚至下半截钢筋裸露在外,不仅严重威胁了供电安全,也不美观。张文龙委员建议在世博会前,对上海小马路的路灯进行分期分批的改造,“收益会是长远的”。  消除公共设施安全隐患  一把伞尖就要了一条命。我们的身边还藏有多少类似的威胁、隐患?花园“铁篱笆”的顶端,马路隔离栏的小尖顶等等。而这样的“金属尖头”甚至还会“潜入”居民家中的铁门、铁艺楼梯、甚至床头。毛增滇委员呼吁,尽快采取措施,对上海所有公共设施场所进行普查,削平这些“金属尖头”,把危险系数降下来。  事实上,除了“金属尖头”,多数公共设施都缺乏安全性。不是质量差,也不是技术不到位,但就“感觉还缺点什么”。如果不能从使用者、服务对象的角度考虑,总有一天会出问题。毛增滇委员希望公共场所设施能从设计、规划开始就周到些、细致些。  建立电梯远程监控系统  据统计,截至去年底,全市电梯总量6.2万台;每天上下班高峰时段,全市约有60万人同时在“升降”。如何让“上上下下的生活”真正成为一种享受?除提升技术、维护质量外,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很必要。致公党上海市委的提案勾勒出了这张安全监控网络的雏形。  监控网日夜监视着全市每部电梯。大到运行状态,小到电梯部件的信息数据,在监控网上统统一览无遗。所有数据最后汇总成每部电梯的“履历”被保存,定期打印状态分析报告,并定期进行强制性维护保养。一旦发生故障,即时接通维修部门,确保在第一时间排除故障。 来源:《文汇报》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