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注重科学发展组织突出以人为本———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赵喜明谈二○○四年政协视察工作
更新日期:2005-03-01 16:33:54     
  2004年全国政协视察工作在领导高度重视和各方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探索新思路、新方法,使去年的视察工作体现出明显特色,就是“选题内容更注重的科学发展观,组织服务更突出以人为本”。记者就此采访了全国政协副秘书长赵喜明。   2004年全国政协办公厅共组织了30个视察团,有752位委员参加,其中有11位全国政协副主席18次率团视察。另外,去年京外各省政协就地视察也积极有效展开。赵喜明告诉记者,“2004年的委员视察工作在选题上花了一番功夫,不仅选题涉及面较为广泛,而且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据介绍,主要有“三农”、城市化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带建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侨资及台资企业发展、非公经济发展、食品安全体系建设、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土地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淮河流域治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进城农民工管理服务和权益保障、文化教育和人才建设等十几个方面的内容,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连。经过委员们在视察过程中集思广益,全年形成了26份视察报告,引起了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截止2004年11月底,党和国家领导人共14人次分别在相关视察报告上作了重要批示。同时,去年的视察工作更加重视加强与地方政协的合作。   视察期间,通过委员们与地方党政领导协商议事,与干部群众广泛密切联系,与各党派团体各族各界人士的团结合作,加强了国家与地方上下联动以及地方各级政协之间交流,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特别是,委员们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更深地了解了国情民情,更加提高了参政议政的光荣感、责任感,赵喜明强调,在这一点上贾庆林主席专门在视察报告上作出了批示。   2004年全国政协视察组织服务工作为了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也不断开拓创新,并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展现了一些新特点。一是加强了对视察组织工作的领导,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带队的18个视察团次成为历年来最多的;二是发挥了委员的主体作用,在遴选视察选题时,除按惯例征求有关部委、地方政协意见外,还采取了召开委员座谈会和把选题方案发函给全体在京委员的新措施;三是注重与基层干部群众的座谈,在强调继续做好视察团内部和地方领导座谈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加强与地方政协委员及基层干部群众的座谈;四是切实为京外委员参加视察创造了条件,全国政协办公厅改变往年仅委托省级政协组织当地委员进行跨省视察的做法,吸收了没有参加上年度跨省视察的京外委员参加在京委员视察团,在组织界别视察团时,邀请全国范围内该界别所有委员参加。   另外,去年在视察组织工作上也进一步制度化,出台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视察条例》。   面对新的一年,赵喜明说,我们要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创新,使视察工作在时代性、规律性、创造性上能有更好的体现。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