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的文史资料工作大有可为———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刘济民
更新日期:2005-03-01 16:33:50
“2004年是文史资料委员会工作继续创新的一年;是政协文史工作领域不断拓展的一年;是文史干部素质有了新的提高的一年。”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刘济民这样概括一年来的工作。 他对记者说,去年文史委做了很多工作,其中有四项是比较重要的。第一是召开全国暨地方政协文史委员会主任会议。会议明确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史委员会工作的指导方针、工作思路和主要任务,研究制订了《本届政协文史资料选题协作规划》。新时期人民政协工作在理论和实践上有许多创新,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取得重大进展。经过近些年不懈的探索,我们体会到,作为政协的一个专门委员会,文史委担负着两方面的主要任务:一是征集、编辑、出版近现代史回忆资料,二是结合文史工作组织委员履行政协职能。现在这两项任务的提出,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既坚持了传统的工作内容和方法,又拓展了新的工作领域,使政协文史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二是开展了音像史料的征集和筹建文史资料音像库的工作。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引进录音录像技术应用于文史资料工作,不仅是文史资料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同国际口述历史学科接轨的需要。本届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不仅提出了筹建文史资料音像库的设想,同时也把它当成一项重点工作。去年,我们提出了首批征集对象,拟订了访谈方案,落实了工作人员,工作开始起步。 第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澳门文史资料的征集工作。澳门处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汇处,文化底蕴深厚,其社会各方面的特色是港台等地区无法取代的。去年11月份我们在澳门召开了澳门文史资料工作研讨会,重点讨论了本届政协澳门文史资料工作的目标和方法。 第四是举办了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协和部分市级政协的文史专职干部培训班。政协文史工作45年来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小队伍,大贡献。全国各级政协直接从事文史工作的干部只有3000多人。然而就是这支小队伍,45年来征集整理了40多亿字的史料,编辑出版了20多亿字的文史资料选辑和专题史料图书。在这个培训班上,我对政协文史干部提出了5个字的要求:德、才、学、识、情。唐代历史学家刘知几在《史通》中提出了史才、史学、史识,这是最初对古代史官的要求。后来清代史学家章学诚在他的《文史通义》中又加了一个史德。这四个字就一直沿用到近现代,成为对史学工作者应具备的素质要求。我觉得还缺少一条,即感情,或者叫情结,可以叫史情。应该是德、才、学、识、情,5个字的素质要求就全面了。在政协的文史队伍里,传颂着一种“青海精神”,指的是青海省政协搞文史工作的同志们,在特别艰苦的条件下,做了大量工作,出版了一本又一本有价值的文史资料。他们能办到的事,还有什么地方办不到呢?搞文史工作,需要的就是这种情感、这种精神。 此外,文史资料委员会还组织了“历史文化名城”专题考察、出版了《人民政协纪事》专题图书、举办了人民政协成立55周年知识竞赛等活动。回顾去年一年的工作,刘济民表示,“在新的形势下,文史资料工作的路子越走越宽,这项工作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