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政协工作应关注“四点”
更新日期:2005-05-23 17:08:49
基层政协组织在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实践过程中,应紧紧围绕地方党委政府工作中心和工作大局,选择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热点”、“难点”、“盲点”、“冷点”等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一是要重视“热点”。所谓“热点”,就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当前的社会生活中,社会诚信、“三农”、反腐倡廉、就业和再就业、社会治安等方面的问题,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这些问题解决得如何,将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党委政府的形象。基层政协组织应重视和关注这些“热点”问题,积极开展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营造社会氛围,引起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促进实际问题的解决。 二是要抓住“难点”。所谓“难点”,就是多年议而不决或落实难度很大的问题。如西部贫困地区一些地方,由于移民、企业改制等方面的原因,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十分困难等。这些都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成为当地党委政府工作的难点。针对这些难点,组织广大政协委员,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提出建议,能为党委政府决策解决这些难点问题提供有力的参考。 三是要寻找“盲点”。所谓“盲点”,就是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尚未引起注意或无暇顾及的问题。人民政协联系广泛,渠道畅通,拥有及时关注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尚没重视或无暇顾及的问题的优势。如三峡库区移民搬迁工作,“移出去”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可“安稳致富”的问题还没有引起高度重视或者说还没用足够的精力去解决。政协组织可以选择移民工作中的“安稳致富”问题,分析原因,研究措施,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唤起社会各界对三峡库区移民“安稳致富”问题的广泛关注。 四是要关注“冷点”。所谓“冷点”,就是目前还不太明朗但却代表发展趋势的问题。政协是人才库、智囊团。政协工作应该而且能够及时抓住“冷点”问题,引起各界重视,体现出敏锐性和前瞻性。如当前农民权益受损问题,社会认知还普遍不足。政协可以组织委员从国家政策、法律法规方面分析农民政治权益、经济权益、社会权益受到损害的原因,引起各界人士的共鸣,从而促进解决农民权益受损的问题。 (重庆市奉节县政协 梅孝兵) 来源:中国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