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提议举办“邻里节”重塑温情社区
更新日期:2005-04-05 16:54:30     
  防盗门、混凝土的现代高楼大厦阻断了旧时亲密的邻里关系,出门你往左走,我往右走,即使对门而住的邻居也形同路人。然而,在老城区西关,“远亲不如近邻”、“千金买宅、万金买邻”之风即将吹进社区,重续一种友善、互助的亲邻氛围。  昨日,记者获悉,荔湾区政协委员提议举办“邻里节”,开展“邻里驿站”志愿者服务活动,签订“邻里互助合约”。在这里,不仅有热心的邻居筹划扶助独居老人、还有西关大佬免费教你学粤语。  难舍邻里情“逃离”高尚住宅  家住逢源北街的黄大爷,数月前随儿子搬离旧宅住进天河公园旁的一处高尚小区安度晚年。未料,近段时间他频频返回旧居,有时候一待就是十天半个月,跟旧时邻居们也更热乎了。黄大爷说,新家虽然漂亮舒适,但连个说话的邻居都没有,抬头不见低头见的邻里,全然一副互不相识、互不相干的冷漠神情。这让黄大爷很怀念西关那种嘘寒问暖,东家长、西家短,“社区小广播”式的邻里情了。  鉴于此,荔湾区政协委员范桂荣提议街道举办“邻里节”,通过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睦邻活动,让邻居聚到一起来,营造温馨、美好的社区生活氛围。具体做法包括,单元住户举行“邻里节亲情茶话会”、发起“邻里驿站”志愿者服务、互发“睦邻卡”等。其中,“睦邻卡”由家庭成员合家商议,提出可为邻居免费提供的服务项目,例如楼上的阿婆下午有空闲,可以替楼下的青年夫妇接孩子放学;而李家的小伙子可为鳏居的王大爷扛米、买煤等等。  签订“邻里合约”互帮互助  政协委员还建议,街道居委发动一条街巷或一栋住宅楼签订“邻里互助合约”。合约内容包括:当邻居遇到困难时,及时伸出援手;主动谦让,发生邻里矛盾时将心比心,化解矛盾;提高警惕,发现邻居家门口有异响或陌生人在门外徘徊时,主动询问,防止不法分子进行犯罪活动;主动当“二传手”,邻居不在家时,代为传言或保管物品等。  范桂荣认为,一个小小的“邻里节”,能促进邻里相识、相认、相知、相助,形成和睦相处的社会氛围,成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载体,成为现代城市培育新型人际关系的新途径。(记者张影通讯员谢剑峰、王峥) 来源:《广州日报》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