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日报 记者 王 勇
我市的名人故居已成为历史文化发展的见证物,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如何利用好这批文化名人的潜在资源,将文化效应转变为经济效应,再通过经济效应扩大文化影响,从而更好地推进文化大市建设。市政协十一届委员叶伟东一直在思索。
知道叶伟东是厂长或总经理的人很多,知道叶伟东是叶适纪念馆副馆长的人却很少。长期经商的叶伟东,不管生意多忙,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叶适后裔,要动员更多的力量将叶适精神发扬光大。
一种文化的发展只有做到与实际结合,为今天所用,才会充满生机活力。筹建叶适纪念馆,并以馆养馆,就是一次小小的尝试。建馆时,叶伟东带头一次性捐款4万元。为扩大纪念馆影响,他主动承担起建立独立中英文网站的重任。白天生意忙,他就晚上挤时间,从查找资料到设计维护,从正式开通到定期更新,叶伟东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网站点击率一直不错。
2004年,叶伟东出任叶适纪念馆副馆长。自开馆以来,纪念馆全天对外免费开放,已有4万人来此参观学习。市四中、莘塍一中、市轻工学校等学校,常年组织学生参观或开展主题活动。2004年,叶适纪念馆被市委宣传部授予“瑞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06年被温州市委宣传部授予“温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叶伟东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使命和责任。他多次走访我市的名人故居,还几次到温州等地取经。经过几个月的深入调查和征求意见,叶伟东结合自己长期以来的思考,撰写了题为《以“名人故居”特色品牌推动文化大市建设》的提案,“以公园路为文化核心,以玉海楼为文化龙头,采用多种模式保护、开发、经营文化名人故居,延续瑞城文化音符,发挥独特教育作用。”叶伟东说,这份提案将在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提出。
正如叶伟东说的,“办企业获得的是有形的效益,是看得见的财富;而特色文化带给我们的是无形的效益,彰显出的精神是无价的,可以永远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