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与使命同在——访市政协十一届委员孙建新
更新日期:2007-01-22 16:13:23     
    市政协委员孙建新准备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关于“就业公平”和“职业技术的学历教育与就业培训”等相关提案。他说,“严峻的社会现实让我倍加关注就业这一领域”,并表示作为民主党派的负责人之一,深感责任重大。
  
  孙建新已连续两届入选市政协委员,从当年的参政议政新手,到如今的优秀政协委员,孙建新说自己是慢慢进入角色的。就好比他在瑞中任教的20年,以前,学生们称他为“优秀的化学教书匠”;2003年后,他成了“化学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孙建新说,这得益于3年前研究生导师对他的教导。
  
  孙建新教学成绩优异,曾获全国和省化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并多次获得省、市优秀教师称号。但他非常注重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提高。2003年,38岁的孙建新考取了硕士研究生。他的导师是负责新课改的省教育厅教研室主任,他对孙建新的影响极深,尤其是“学科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这一理念。
  
  研究生毕业后,孙建新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写出了20多万字的专著,同时他的教学风格发生了很大转变,充分挖掘化学史实的教学价值,并渗透到课堂教学中。例如介绍某种分子结构,先讲分子发现史;教授“氟气的原理”,他先给学生讲为发现氟气而一死一伤的科学家的故事。学生们被精彩的化学史料吸引,兴趣倍增。他们既学到了化学知识,又受到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孙建新教化学,还紧扣学生们的衣食住行,他告诉学生,从饮食健康到污染毒物,无不与化学密切相关,让学生们学会在生活中认识化学,利用化学。
  
  在课堂外,孙建新和学生是好朋友。孙建新说,这些年,我市加大教育投入,家境困难的学生都能继续学业,得到了公平教育。然而,这些贫困学生辛苦读完大学后,往往很难找到能发挥自己专业技术特长的工作,反而是有些能力较差的人,通过各种社会关系而获得较好的工作。
  
  孙建新说,他的老家在西部山区,深知农村家庭培养孩子成才的不易。作为一名市政协委员,他倍加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更要如实反映社情民意。在他的提案中,对公平教育的必要性、公平就业的严峻性及职业技术学历教育与就业培训的紧迫性,进行充分论证,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光荣和使命同在。孙建新说,做好本职工作是政协委员对社会的最大贡献。孙建新在课堂中,经常教育学生做人的道理:“读好书,首先要做好人”;做人要不断努力,积极乐观,即使暂遇不公,也要从容应对,用大智慧让人生如化学变化一样,从“山穷水尽”走向“柳暗花明”。●瑞安日报 记者 夏盈瑜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