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宣言”催生首个无障碍旅游区
更新日期:2003-07-06 09:15:07
长三角想成为与太平洋东岸洛杉矶、旧金山呼应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昨天,“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15+1高峰论坛”在杭州五洲大酒店开幕。 上海、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安徽黄山市政府及旅游部门领导,近百家旅游企业负责人共250人参加了首次举办的长三角旅游城市高峰论坛。 论坛通过了由16个城市联合发表的《长江三角洲旅游城市合作杭州宣言》。宣言指出,长三角今后将倍加关注健康与安全这事关旅游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问题,共同开放市场和服务,推出旅游便利化服务措施,把长三角旅游区建成中国首个跨省市的无障碍旅游区,积极推进跨区域规划,整合三省市及黄山旅游资源,加强旅游信息交流,统一打造长三角旅游的整体品牌。 解读一:15+1模式开先风 与长三角经济圈稍有不同,这次长三角旅游圈的构建成员中少了江苏昆山,多了浙江温州和安徽黄山。 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认为,通俗来讲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华东线,但是这种叫法即不科学也不响亮,长江旅游金三角才是较为合适的定位。 江苏的古典园林、浙江的自然山水和上海的时尚都市,这是长三角江浙沪三地的资源特点,互补性很强,有了这种互补,才使三地间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而黄山的加入更是加突出了产品的概念,营造出江南诗画最美的意境——名城名山名园名湖,打造出了一个黄金旅游品牌。 专家认为,这明确了15+1是一个旅游的长三角,不是经济的长三角,有着它本身鲜明的特色。据了解,本次论坛参与者由政府、企业、媒体为主,这也是市场经济的作用,体现了政府决策、企业主导和社会关注三大层面,三者相辅相成。长三角旅游圈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此。 解读二:“无障碍”加速长三角一体化 《宣言》中提出要把长三角建成中国首个跨省市的无障碍旅游区。 什么是无障碍?与会专家建议,无障碍不仅仅是从旅游企业角度来考虑市场问题,比如取消地陪制、取消外地旅游车入城、入景区的限制措施,允许其他城市的旅行社按有关法规在本市开办分支机构、在各入城口设置醒目的旅游指示系统等等。无障碍还同时是针对游客推出的无障碍服务。比如某人到某地旅游,万一发生旅游投诉,短短的半天时间也能通过有效的质监机制解决问题。比如某人想继续去某地旅行,能够通过区域内联网对接的信息中心很方便的掌握下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情况及交通方式,这就要求政府在制定规划时,尽量以人为本。 而对旅行社而言,异地开社的前景意味着上海这一国际口岸也将大开“门户”。根据国家有关条例,异地建社的硬杠杠是年接待量达到10万人次,这一高门槛使得旅行社只能在异地寻找合作对象,建联络处或承包,利润分配和服务质量都受到影响。“如果真能放开,反倒能促进市场按规范进行操作。”无锡一家旅行社老总说。 解读三:小区域突破留下想像空间 有人担忧,这场声势浩大的长三角旅游论坛,会不会最后只沦为一场主办方一厢情愿的作“秀”,应怎样保障各地充分合作成为很多人思虑的问题。 有旅行社认为,必须有一个强势的政府法令来保障促进旅行社间的合作关系,激励机制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比如政府部门不仅要面向本地旅行社,也要鼓励外地社,对客流量大、效益好的旅行社作税收上的倾斜,用经济杠杆保障旅行社的合作,才是妥善方法。 也有人提出,在三地联动统一形象,政府花力气提升大品牌的旗帜下,鼓励活跃的小区域先突破先合作也是一条路子。比如以环太湖、大天堂、古村落、水乡古镇等主题攒在一起的城市优先打造板块旅游,实现客源、市场、设施、信息、品牌的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