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城市”勿忘培育“城市人”
更新日期:2009-02-20 17:13:10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一个词大振人心,是前几年报告中没有出现过的:建设“大城市”。

  把瑞安建设成为“大城市”,是去年底新修编的《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提出的。这个定位是根据我市现有的发展基础提出的,也是未来发展趋势所决定的。今年初,市委全会按照这个规划,适时提出了“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步伐,努力建设宜商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这次的政府工作报告则整整花了两页纸,对该目标的实现作了细化。

  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大城市,要“致力拉框架、强功能、提品味、严管理”。细观这四方面的工作,很多举措、行动都是大手笔。如抓好重点工程建设中,年度计划投资高达22.08亿元。

  但是,在加快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中,仅有这些大手笔,仅有硬件设施的城市化,还是不够的。人是城市的主体。作为一个城市,即使道路宽敞、华屋高峻、现代气派,如果没有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没有具备相当技能的人来驾驭它、支撑它,这城市也必定是散乱无序,活力不存。

  试想一下:在现代化的大城市里,如果总有些人在公共场合不守秩序、乱丢垃圾、吃饭时举止不雅等,那么这些人的“小习惯”、“小问题”,必定会使“大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竞争能力大打折扣。

  所以说,在加快新型城市化的进程中,设法让人们“在心性上城市化、在素质上城市化”,显得尤为重要。我们要建设“大城市”,更要培育“城市人”。(来源:瑞安日报)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