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卫生部:一男性病人被确诊感染SARS
更新日期:2003-09-10 08:27:20     
中新网9月9日电 新加坡卫生部今天下午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一名男子怀疑感染SARS的详情。病人经过再次测试,证实感染SARS,成为新加坡今年五月份后非典再次出现的首个病例。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消息,新加坡疑染SARS的病人是一名26岁的华族男性,为新加坡人,在肯德岗一所病毒学实验室工作,但是,这所实验室并没有研究非典病毒。  据报道,病人几天前因病住进中央医院的47号隔离病房时,出现发高烧等类似非典的症状。新加坡中央医院在经过初步的聚合酶链式反应(简称PCR)技术测验后,发现病人带有冠状病毒,怀疑他感染了非典。  据报道,发现和收治疑染SARS男子的新加坡中央医院已将警惕等级从黄色提高到仅次红色的橙色。  新加坡上一次录得非典型肺炎个案是于五月初。较早前爆发的非典型肺炎在新加坡夺去三十三条人命,另外三百二十八人发病。5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加坡不再是非典疫区。  最近新加坡当局曾发出警告,防范非典卷土重来。  世界卫生组织同日较早前才警告,指非典型肺炎可能会卷土重来,提醒人们不要自满。  世界卫生组织于七月五日宣布全球的非典型肺炎疫情受到控制。卫生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对非典疫情保持高度警惕国内未出现非典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人民日报北京9月9日讯 记者白剑峰报道:卫生部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我国高度关注新加坡发现非典患者一事,并继续对非典疫情保持高度警惕。  这位负责人指出,我国从未放松过对非典疫情的警惕。各地非典疫情零报告制度从未停止过,并且今后还将持续保持下去。最近一段时间,社会出现又有非典疑似病例的传言。秋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人们对于高烧、咳嗽等症状较为敏感和警惕,但这并不是非典疫情反弹。卫生部反复对北京等地的非典疫情进行核查。迄今为止,北京等地任何一家医院都没有出现非典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为防止非典疫情反弹,各地都在制订预防非典的紧急预案,进行紧急模拟演练,这些举动是为了吸取今春教训,防患于未然。卫生部从今年4月20日开始每日对社会公布非典疫情,一直持续到8月16日最后两例非典患者出院,每日非典疫情发布才中止。今后,如非典疫情有所变化,卫生部门还将依法予以公布。  这位负责人还强调,近期我国将密切关注新加坡非典疫情动态,并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以防止可能出现的非典疫情传播。 秋来冬近,人们不禁会问“今冬明春非典会卷土重来吗?”解放军三○二医院医学博士刘士敬建议——未雨绸缪 严防非典   非典病毒可能卷土重来  刘士敬认为,在目前对非典的认识还很有限的情况下,很难准确预测非典是否会来或何时来。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警告,非典出现季节性反弹的可能性极大。这是因为许多像非典这样的由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在温度和湿度增加时会消失,而在气候转凉时可能会重新出现,有的两三年流行一次,有的四五年流行一次。  不少研究表明,非典病毒最初可能从某些动物或环境来源感染人类,目前这些动物和环境依然存在,非典病毒可能潜藏其中,一旦有合适的气候和土壤环境,便会再次袭击人类。今年非典病毒流行的整个过程正好跨越了南北的冬春之季,入夏后感染人数骤降,直至消失,这与病毒的生物周期和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有理由认为非典仍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暴发性大流行可能性不大  但刘士敬同时指出,类似今春非典暴发性大流行的可能不大,更可能出现一些局部零星散发的病例,并能较快得到有效控制。因为经过今春抗击非典的考验,我们已总结出一套有效的防范措施,全国乃至全球公共卫生系统有能力在苗头初露时,迅速进入高度警戒状态,采取各项应急措施和预案,将非典消灭于初始阶段。  仍需未雨绸缪 严阵以待  预防今冬明春非典疫情反弹,仍有一些刻不容缓的技术问题有待解决,必须严肃对待:第一,尽快完善建立快速方便的非典诊断方法,将标准的诊断试剂盒及时发放到每一个基层卫生医疗机构。第二,规范治疗方案。到底病变处于什么时期需使用激素?如何使用?有没有必要进行预防性治疗?等等问题,需要有明确的交代,治疗方案有待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第三,设计出轻便、安全可靠的防护装置和防护服装,以有效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及医疗操作的准确快捷。第四,尽快研发出有效药物。目前筛选有效、安全可靠的中西药物已在全国范围展开,并取得阶段性成果。第五,加强免疫防范措施。疫苗的研发将是一个十分艰巨的过程。  刘士敬说,从近30年全球新发现的30余种传染病的情况看,非典作为一种新的传染病不会自然消失,很可能与人类长期共存。不过,只要应对得法,它对人类的威胁就不可怕。(人民日报/王淑军 黄显斌) 来源:中国新闻网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