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工程腐败” 瑞安告别建设工程指挥部
更新日期:2003-10-27 15:00:05
上一个重点工程,就成立一个指挥部,这是许多地方的惯例。但在瑞安市,随着政府投资建设工程管理中心在今年9月挂牌运行,这种情形不复存在——该市规定,由政府投资的建设工程项目,都由这个中心统一进行专业化、集约化管理。据了解,目前已有4个建设工程项目进入该中心。 近年来,瑞安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目前共有重点工程项目36个,投资额超过51亿元。按照“建一个工程,抽调一班人马,购置一批办公设备”的模式,该市共组建了13个重点工程指挥部和23个基建办等形式的工程临时性管理机构。 该市认为,这种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运行模式,弊端显而易见:指挥部等临时性机构工作人员过多、过乱,提高了政府投资成本。据不完全统计,该市2002年成立的13个指挥部,工作人员达200余人,各项管理费用支出全年超过1000万元;权力缺乏制约监督,容易滋生腐败现象,造成“工程上马,干部下马”。此外,工程技术人员相对薄弱、工程建设责任制难以落实等矛盾也比较突出。 据了解,新成立的这个中心与该市原有的重点工程管理办公室合署办公,代表市政府行使业主职能和项目管理职能,将政府行为的投资建设管理和重点项目的建设过程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中心实行分阶段管理,分工协作,各负其责,互相监督。有建设单位的项目,在完成相关手续和建设资金的落实后,移交中心管理;社会综合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直接交由中心操作。凡进入中心管理的工程,实行“一条龙”代建服务,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交付使用。管理中心按国家财政部有关文件规定标准收取工程建设管理费。中心成立之前就已组建的指挥部等临时性工程管理机构,将在中心的监管下开展工作。 为加强对中心的监督,瑞安市监察局已安排专人进驻,进行全过程监督。对最为敏感的建设资金使用问题,实行工程拨付款制度,由市财政局在中心设立市会计核算中心分中心,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规范资金管理。 来源:浙江日报 作者:通讯员 林明乐 龚方昕 记者 施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