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邦国主持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全会
更新日期:2004-08-24 11:11:02
人民日报北京8月23日讯 记者裴智勇报道: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今天上午开始举行,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等16部法律草案提请审议。吴邦国委员长主持了上午的全体会议。 今天上午的全体会议听取了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电子签名法草案、关于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决定草案3个法律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光宝、王以铭、胡康生分别代表法律委员会作了报告。会议还听取了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杨景宇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法草案修改情况的汇报。 为了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需要及时清理修改有关法律设立的行政许可项目的规定。现行公路法、公司法、证券法、票据法、拍卖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渔业法、种子法、学位法等9部法律有些行政许可的规定,已不符合行政许可法的规定和转变政府职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的要求,有必要对上述法律个别条款予以修改。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安建就关于提请审议这9部法律的修正案草案的议案作了说明。 为进一步完善土地征用制度,宪法修正案已对宪法有关条款进行了修改,有必要对土地管理法有关土地“征用”的内容作出修改。受国务院委托,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李元就国务院提请审议的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的议案作了说明。 为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完善选举制度,根据宪法,并总结1995年修改选举法后实践中的新情况和新经验,选举法有关规定将作个别修改。由于宪法修正案对乡镇人大任期作了修改,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也需要进行相应修改,同时根据新情况、新经验对实践证明是成熟的、达成共识的进行修改。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胡康生分别就关于提请审议选举法、地方各级人大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两个法律修正案草案的议案作了说明。 会议听取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加入联合国人员和有关人员安全公约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合作协定的议案,关于提请审议批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议案的说明。受国务院委托,外交部副部长张业遂、文化部部长孙家正分别就上述三个议案作了说明。 据悉,本次常委会会议还将听取和审议国务院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国务院关于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情况的报告,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动物防疫法实施情况的报告。 副委员长王兆国、李铁映、司马义·艾买提、何鲁丽、丁石孙、成思危、许嘉璐、蒋正华、顾秀莲、热地、盛华仁、路甬祥、乌云其木格、韩启德、傅铁山出席会议。国务院副总理吴仪、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贾春旺列席会议。 人民日报北京8月23日讯 记者裴智勇报道: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23日下午分组审议传染病防治法修订草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在参加分组审议时指出,传染病防治法的制定和修改,再次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实践是法律的母亲,是我们制定和修改法律的基础。离开了实践,法律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制定和修改的法律,才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才具有强大生命力。 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为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对传染病防治法进行修订是必要的。修订草案经过审议修改,增强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已经比较成熟,建议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后通过。许多委员还就法律通过后的实施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常委会组成人员认为,如果草案通过,要进一步加强公众预防传染病的健康教育。新闻媒体、学校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都应责无旁贷。要通过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对传染病的认识,从而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有的委员还就流动人口的传染病防治问题提出了具体意见。 吴邦国在分组审议时说,1989年实施的传染病防治法,就是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经验,特别是当年上海防治流行性甲肝经验的基础上制定的,是一部针对性、操作性比较强的法律,在去年全国抗击非典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这部法律,就无法实施隔离措施,卫生部门也无权调用整合资源。有了这部法律,才使非典防治工作纳入了法治轨道。群众也知道有什么权利,应当承担什么义务。通过抗击非典的实践,不仅使传染病防治法深入人心,而且对全社会也是一次活生生的法制教育,对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也正是经过抗击非典的实践,使我们对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有了新的认识,也暴露了我们工作中的一些漏洞和不足,发现了现行传染病防治法的一些缺陷。 吴邦国说,这次对传染病防治法的修订,就是在认真总结抗击非典和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突出了对传染病的预防和预警,健全了疫情的报告、通报和公布制度,加强了疫情控制,强化了传染病的医疗救治,进一步明确了各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相信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后,对预防、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人民日报》 (2004年08月24日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