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描绘伟大时代
更新日期:2004-09-15 17:17:22
据新华社杭州9月14日电 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在杭州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致信祝贺,在艺术节内外引起热烈反响。来自全国各地的文艺工作者,学习、讨论胡锦涛的贺信,畅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文艺工作者肩负的使命,倍感振奋。 “拿什么回应新的时代和人民的期望?”紧张的演出活动之余,众多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热切交流,深入思考。 七艺节组委会主任、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说,胡锦涛在贺信中指出中国艺术节是“优秀文艺作品争奇斗艳的园地和艺术家展示才华的舞台,也是人民群众欢乐喜庆的节日。”这番话为我们进一步阐明了艺术节的方向,对我们办好艺术节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国艺术节多年来坚持“艺术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宗旨,推动了我国文艺事业的繁荣,为广大人民群众奉献了美好的精神食粮。但面对新的形势,面对党和人民的希望和要求,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更加振奋精神,开创文艺事业的新局面。 话剧《北街南院》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创作的最新作品,它反映了去年非典肆虐期间,一群普通人在共同克服困难和战胜非典过程中,心与心在沟通,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情和相互关爱。亲身经历了隔离状态的该剧编剧王俭深有体会地说,那段生活的“情感风暴”让他产生了创作的冲动,也让戏剧表现真善美找到了典型环境。而北京人艺的创作历史也表明,作品与生活越贴近,与人民群众所思所想越吻合,作品的受众也就越广,也就越受群众欢迎。“贺信的篇幅不长,但分量可是不轻”。不少文艺家谈到,读了贺信心里有一份凝重。剧作家王旭烽说,贺信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焕发创造激情,用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描绘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灿烂画卷,创作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精品,努力为我国文艺事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这是对我们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的更高要求。 小百花越剧团的后起之秀、青年演员蔡浙飞说,本届艺术节上她看到了一些很好的作品,有很多新的收获。回去后,她一定要在表演艺术的探索上再下工夫,把小百花改革创新的精神,通过精益求精的表演进一步发扬光大。通过自己的努力,奉献出人民群众更为喜爱的艺术精品。 历史的经验多次证明,世界上任何民族的兴盛都伴随着文化的繁荣兴盛。艺术家们纷纷表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文艺作品,也应该能够产生伟大文艺作品。作者:新华社记者 曲志红 张奇志 方益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