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路上看交通:娄山关沟壑相连成通途
更新日期:2006-08-10 09:00:58     
本报记者  朱  虹
 2006年08月10日05:42【字号 】【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红军长征时,娄山关是由黔入川的唯一通道。第二次娄山关战斗胜利后,毛泽东写下了“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豪迈词句。在今天的娄山关口,能看到毛泽东手书的这首《忆秦娥·娄山关》,只是娄山关已不是川黔的唯一通道,在其脚下已经建起了崇溪河至遵义高速公路。
  崇遵高速公路是贵州省第二条高速公路,它沿长征路线,北起渝黔交界的崇溪河,经三元、桐梓、娄山关,终点位于遵义市郊忠庄铺。崇遵高速地处云贵高原北部山岭区,横穿大娄山脉,制高点凉风垭海拔1450米,最低处松坎河谷420米。远远望去,宽阔的路带穿山连壑,桥连隧,隧连桥,桥桥相连,蔚为壮观。
  据介绍,崇遵高速公路翻山越岭,建设极为困难,但施工人员以长征精神激励自己,工程比计划提前半年完成,施工期间未发生一起重大责任事故。凉风垭特长隧道长4109米,被称为“贵州第一隧”。隧道开凿时施工人员遇到了断层挤压、冒顶、突涌水、溶洞群以及瓦斯等地质灾害,他们创新研究使用大循环通风取得了成功。娄山关大桥由相距仅20米的葫芦坝大桥和鞍山大桥组成,其中的鞍山跨铁路转体大桥,单元转体重量8489吨,创贵州省交通建设转体重量之最。为保证工程进展顺利,施工人员放弃假期,推迟婚礼,施工队的女子钢筋班创下了日打捆钢筋2000根的纪录,测量班年步行1万余公里。崇遵高速通车后,不仅成为贯穿黔北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交通大动脉,还带动支线近千公里配套支线建设。

  行驶在崇遵高速公路上,处处有长征的见证。红花岗隧道是为了纪念在红花岗牺牲的红三军团参谋长、红五军军长邓平而命名的。大娄山区的高速公路两边,为了缅怀红军长征在遵义的四段重要历史,制作了“强渡乌江”、“伟大转折”、“攻克娄山”、“四渡赤水”的浮雕。崇遵高速竣工后,建设单位还邀请国内知名书法家书写了反映长征精神、弘扬时代正气的对联,悬挂在每个隧道洞前。

      《人民日报》 (2006-08-10 第04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责任编辑:徐焱)
相关专题
·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相关新闻:
· 长征精神与文艺发展 2006年08月10日
· 党史专家:“大搬家”式转移搬出“马背上的共和国” 2006年08月09日
· 徐向前和我乔装侦察选渡口 2006年08月09日
· 一支橹送了几百红军过河 2006年08月09日
· 瑞金沙洲坝:甘甜“红井”水 润育百万人 2006年08月09日
· 长征路上“重走”知多少 2006年08月09日
· 元勋子女重走长征路寻访:村民刨出被活埋红军 2006年08月09日
· 重访长征路:发现朱德曾"谎报"籍贯 2006年08月09日
· 重访长征路:讲武堂里发现朱德曾“谎报”籍贯 2006年08月09日
· 史学家确认:长征名单上最初没有毛泽东 2006年08月09日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