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响瑞安特色文化品牌
更新日期:2010-02-10 10:34:25     

政协委员专题讨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
 
  “全国文化先进市”先在哪里?瑞安文化品牌是什么?大城市建设的号角已经吹响,文化摆在什么位置?
  1月21日,市政协第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着力打造瑞安文化特色品牌专题”座谈会,来自新闻文艺界、教育界、共青团、社会科学界等市政协委员共聚一堂,围绕我市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展开热烈讨论。
  委员们认为,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品牌效应。近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广大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群众对文化的需求也日益上升。但目前我市特色文化品牌建设仍存在对文化认识不到位,文化社会参与度和投入不足,文化品牌塑造、宣传不够,文化功利心太强等情况,导致我市文化建设处于尴尬的位置,缺乏公共文化设施和特色文化品牌等,文化重创建轻传承,本土文化在来势汹汹的外来文化面前显得弱势。
  委员们认为,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品牌建设关乎我市城市形象,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不能滞后。他们建议,“大城市建设”不能轻视本土文化,市政府要正确树立文化观念,统筹规划特色文化品牌建设,深入挖掘文化资源,做大做强木活字印刷、瑞安鼓词和玉海楼等现有文化资源。市政府应加大对文化的投入,并采取优惠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让民间资本进入文化建设领域。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工程,各级领导和文艺工作者不能心存浮躁,要耐得住清贫和寂寞。
  市政协主席白一帆表示,我市文化领域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也要面对现实中的不足,市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将成为我市建设特色文化品牌道路上的有益参考。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朱荣娒指出,我市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文化场所比较齐全,文化金名片较多,文艺精品迭出,但也存在各种不足,在今后打造我市特色文化品牌时,要进行科学论证,规划先行,加大投入。
  参加座谈会的市领导还有聂健全、林济晚、蔡永淼、陈良明等。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