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专题调研我市学前教育情况
更新日期:2011-10-26 16:19:31
随着人们对学前教育重要性认识的不断加深,社会对优质学前教育的需求迅速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供不应求的矛盾不断凸显,加快学前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已刻不容缓。为此,从7月开始,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成立专题调研组,对我市学前教育情况进行为期2个月的深入调研。市政协主席白一帆,副主席蔡永淼、陈良明参加调研。
调研组一行深入全市15个镇街的24所幼儿园,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实地察看等形式,了解我市学前教育情况。据了解,截止2011年5月,全市现有幼儿园337所,其中持有办学许可证的幼儿园256所,准予临时办学的幼儿园61所,无证幼儿园20所;幼教教职工总数5042人,其中专任教师3211人,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455人;在园幼儿50350人,适龄幼儿入园率达96%以上,比2008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适龄儿童的入园需求基本得到满足。但从调研情况看,当前我市学前教育仍存在等级幼儿园占比偏低,入好园难现象突出;幼儿园布局极不合理,无序竞争现象突出;民间办园行为不规范,随意办园现象突出;师资队伍素质偏低,保教质差现象突出;民办教师待遇偏低,队伍不稳现象突出等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调研组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提高认识,科学规划。市政府要把推进学前教育发展摆在重要的战略地位,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尽快研究制订符合瑞安实际的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做好全市幼儿园的规划布局。二是加大投入,加快建设。到2012年,要确保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达到同级财政性教育事业经费的6%以上,确保学前教育专项经费达到300万元以上并在此基础上逐年提高,确保30%以上的学前教育专项经费用于支持民办学前教育发展。加快建设中心幼儿园,用2-3年时间实现“每个镇街有1所中心幼儿园”的目标,并加快提升幼儿园等级。三是落实政策,扶持民办。要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派驻公办教师等方式,鼓励符合规划要求的民办幼儿园通过开展升级创建活动不断做优做强;采取联办、共建、撤并、划转等各种方式进行资源整合,促使全市幼儿园整体布局在资源整合中逐步趋向合理。四是优化结构,稳定队伍。制订包括民办教师在内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规划,开展全员培训,切实提高教职工保教水平和质量;进一步出台激励政策,稳定民办幼儿园的教师队伍。五是加强监管,规范办园。要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管理体系,落实管理人员,优化人员配置,加强对全市幼儿园的管理和指导;建立联动机制,成立联合执法队伍,共同打击不规范办园行为,坚决取缔未经审批擅自招生或不符办学条件的幼儿园;及时曝光不达标和无证幼儿园,充分利用社会监督力量促使办园行为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