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情民意
产城联动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政协委员建言新型城镇化
更新日期:2015-06-04 09:17:36     

产城联动 建设和谐宜居城市
——政协委员建言新型城镇化
 
    遵循发展规律,注重提升质量,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宜居宜业、城乡一体的新型城镇化道路,一直是我市近年来努力的方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实施城镇化新路径,推动以地为核心的“造城运动” 转向以人为核心的产城联动。
    对此,政协委员就开发、拆改、治理等方面展开热烈讨论,纷纷献计献策, 希望能够为我市城镇化建设发展献计献策。
抓开发 强功能
    【现状分析】瑞祥新区加快推进中润广场等项目,万松山隧道贯通,瑞祥广场和城市规划展览馆投用。滨海新区建成万松东路延伸线一期和进港公路一期等,城市东进迈出重要一步。塘下新区开工建设,完成便民服务中心和文化综合体主体工程。江南新区建成站前公交首末站连廊工程等项目,6个物流商贸大项目在建。推进中心镇基础设施网络化,瑞枫公路加铺工程Ⅱ标段投用。
    【政策亮点】 以交通先行引领城市梯度发展。大力推进交通道路互联互通,抓好“三高速、四国道”对外交通建设。推进城市主干道建设,加快万松东路延伸线二期和进港公路二期建设,有序推进城市东进平台建设;力争建成南塘大道汀田段工程,实现飞云江五桥通车,推动城市北接南跨。以公共交通导向型开发模式带动团块改造和交通节点建设,做好与温州市域铁路 S2 线衔接。建成 3 个输变电工程。以万松东路延伸线为主轴推进城市东进展示带建设,抓好万松城市综合体、万松总部经济园等项目建设,布局2.5产业集聚区,加快打造经济低碳、产城联动示范区。塘下新区落实新一轮小城市培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打造功能完善小城市、接轨温州桥头堡。江南新区加速物流兴城、产城融合,力争启动浙南汽车文化博览等产业新项目,加快打造辐射浙南闽北的物流商贸新区。
    【委员声音】
    委员孙建中:瑞安目前地下商场、社会化的地下停车场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大有可为。建议加快瑞安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可成立城市建设委员会,尽快制定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行动计划,落实责任主体,推向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制定出台简便、管用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优惠政策,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市场。可确定一批试点地段,开展这方面工作。
    委员叶伟东:我市空余的土地面积有限,很难建造大规模的地面停车场,因此建造立体停车库是缓解停车难的最好选择。建议尽快制订立体停车场编制规划,出台硬性规定,把建造公共立体停车场列为新建城区及新建小区、旧城区改造等建设项目规划审批的前置条件;政府应大力提供相关优惠政策,推动城市停车场的建设;在立体停车场建成使用后,应逐步取消周边路段上设置的路面停车点,压缩路面停车位规模,强化停车位管理,逐步引导市民到立体停车场停车等;交通行政主管部门加大智能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力度,引导车辆就近入库停放。
    委员戴美勇:飞云江城区段岸线,是飞云江流域中人口最稠密、社会最繁荣、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建议开发利用云江岸线,建设美丽滨江城市。以瓯飞工程建设为契机,组建飞云江口建设管理机构;编制岸线综合利用规划,划分工业岸线、生活岸线等不同的功能区。同时,建议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等前期工作,在保护的前提下, 进行适度开发。近期可将南北海堤东延伸工程作为试点,探索开发建设模式,为下一步全面治理开发积累经验;创新开发建设模式。
抓拆改 拓空间
    【现状分析】 从责任入手,拆违216万平方米。完成东新公路沿线、 牛伏岭工业点等11处低效用地再开发拆除工作,安阳金融集聚区和马屿康迪城市广场等“退二进三”项目开工在即,启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1879亩,完成517亩,温州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现场会在瑞安召开。开工建设城中村改造项目460亩、安置留地项目332亩、旧住宅区改造示范项目3个。
    【政策亮点】 坚定不移打好“三改一拆”攻坚战。推进城中村与安置留地连片改建,重点抓好十二个大团块项目,开工建设85万平方米,竣工30万平方米,打造城市新社区。加快邮电路、滨江三期旧城改造,大力支持旧城区自愿式小规模团块改造和危旧房原拆原建,塑造老城新面貌。开工建设安阳金融集聚区等“退二进三”项目,再造服务业新平台。落实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工作实施细则,实施
低效用地再开发2000亩,开辟存量土地利用新空间。
    【委员声音】
    委员张小宇:近年以来,我市以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为契机,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建议进一步推进我市低效用地再开发工作。大力宣传相关政策,特别是宣传其重大让利举措,来进一步激发镇街和村居参与开发的积极性;全市有关部门要协同合作,特别是针对征地难、报批难等难点问题,主动介入,共同研讨;加强监督,落实责任,切实落实低效用地再开发月报制度,督促各镇街加快再开发步伐。
    委员李立清:我市重视塘河整治,还河于民、还路于民,还改造、绿化、美化塘河沿岸,但也出现塘河市区沿岸部分路段断头,造成了沿岸不能贯通。建议打通塘河市区段沿岸断头路,建设城市沿河沿岸的慢行道、自行车道的循环通道,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尽快处理塘河市区沿岸历史遗留问题,有关部门要严格根据《温瑞塘河保护管理条例》,拆除改造违章;对一时难以打通的断头路,建水上栈桥,或建水上浮桥,先让塘河沿岸通起来。
   委员周崇成:在我市的中西部农村,许多经济困难的农民仍居住在年久失修、破旧不堪的危房之中,这种现象并不符合构建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建议尽快出台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建立健全协调机制,及时研究和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要多方筹集资金, 统筹安排, 集中财力有效改造危房;要与旧村改造相结合,应允许他们将面积指标进行有偿调剂;要与传统民居保护相结合。有些危房处于传统村落范围内,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对这些危房的改造,要根据所在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修旧如旧。
抓治理 美家园
    【现状分析】健全河长制,发动社会捐资1.4亿元,完成治水总投资30亿元,查处污染环境刑事案件33起,整治垃圾河151条、黑臭河80条,实施农村污水全面治理88个村、扩面改造40个村。新建污水管网65公里,新增污水日收集处理量3万吨,平原河网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制定大气污染防治方案,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削减6.37%和 4.08%。建成瑞祥公园等25个公园,完成坟墓生态化改造1970座,绿化造林1.4万亩,“四边三化”考核排名居温州前列,创成省级森林城市。乡村旅游收入增长35.8%。
    【政策亮点】以双向流动促进城乡一体化。联动推进农村“三权”改革和户籍制度综合改革,积极推进宅基地空间置换。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强农村公共设施管护。大力推进陶山商贸镇、湖岭生态镇、马屿小城市和高楼旅游镇建设。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发展生
态经济,建成美丽乡村精品线路2条、精品村10个,加快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家园。
    【委员声音】
    委员郑世龙: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建筑,是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的重要一环。建议充分考虑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气候、人文、资源以及建筑特点,因地制宜,制定生态建筑规划方案;建立高水平生态建筑财政激励机制;公益性建筑先行先试,单体带动规模化发展,强调节能环保要求,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和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提高人民的满意度,从而在广大群众中树立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观念;大力宣传生态意识,提升生态建筑执行力。
    委员王稳:农村生活污水是“五水共治” 的重点和难点,做好运行维护工作很重要,建议加快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维护机制。要摸清底数,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实行信息化管理;村民日常管理和专业公司技术维护相结合,以更低的成本实现更有效的监管,建立完善长效机制;明确责任,多种方式筹集维护经费。建议政府、村集体和农户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均承担相应的责任;要有效宣传,提高村民意识,提高其参与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设施运行维护监管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