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别人,快乐自己;没有谁要我做,而是我要做。”在崇德书院,广大义工发出了感人的心声。位于高楼镇双坑村的崇德书院办院已两年,共举办了培训班102期,参训人员达5748人,博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月19日上午,市政协召开崇德书院办院两年暨培训百期交流会,市政协主席白一帆、副主席王翠珠及部分委员等共40余人参加交流座谈。
据悉,崇德书院创办于2013年12月5日,联办单位有市政协、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党校和市交通局等16家单位,是一家以“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做有道德品行的人”为宗旨的公益性质的道德品行培训机构,也是一家道德讲坛,旨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该书院以孝、善、德、道为主要教学内容,着力培育和弘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采取“言传、身教、境化、力行”相融合的教育修身方式,倡导知行合一,贵在践行。
崇德书院创办两年多来,已举办了学制1至7天不等的培训班共102期,参训人员达5748人,除本地学员外,还有部分学员来自温州市区及周边的泰顺、福鼎等地。经无记名问卷调查,其满意率几近100%。
崇德书院承诺不向参训学员收取任何费用,免费提供教学服务及食宿。授课老师也分文不取课酬,所有的服务人员都是志愿者(崇德义工)。作为教学和后勤服务的志愿者,既有退休的老干部,也有在职的机关、镇街干部、社区工作人员,还有不少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社区康复矫正对象。日常的教学及生活费用,均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
据了解,广大学员在崇德书院参训后,洗涤了心灵,懂得了感恩,明白了规矩,激发了热情。一位年轻的科级干部说,崇德书院的道德课,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熏陶,帮助我们洗涤心灵,学会更好地做人,当代年轻干部需要上这样的道德课。
在当天举办的崇德书院办院两年暨培训百期交流会上,部分人员畅谈了自己的深切体会和感悟,一些经历挫折的人员也说出了忏悔的心声,令人感动。
经常到崇德书院当义工的我市退休老干部张存法表示:“每做一次义工,对自己就是一次心灵的洗涤,思想境界也有所提高;义工们都是天未亮就起来,然后去买菜再送到书院,这是一种奉献,但大家都感到很高兴、很快乐、很满足,服务大家,快乐自己!”
一位年轻的社区康复矫正对象小郑在崇德书院通过教育感化后最终获得了成功,他现在崇德书院做义工已两年,而且非常积极。当天上午,他身穿红马甲在交流会上站起来发言,动情地说:“在书院遇到这些义工后非常受启发、很感动,如果能早点到崇德书院,早点认识郑校长和那些义工们,就不会一次又一次的走歪路了,很感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化了我,洗涤了我的心灵。”
另有部分人士则表示,来到崇德书院感受很深,很受启发,人是可以教育好的,要知行合一;要弘扬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力争把崇德书院打造成为国家级的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阵地。
在当天的交流上,崇德书院创始人郑超豪向大家郑重地表示:“自己即将退居二线,将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书院的工作中,并愿意把‘工资卡’捐给崇德书院。”
市政协主席白一帆指出,崇德书院在社会上已树立了良好的形象,感谢所有关心支持崇德书院的16家联办单位及社会各界人士,也感谢广大义工默默无闻的奉献,书院才能取得这么好的成效。同时,希望崇德书院以更高的标准、更扎实的工作、更大的投入,做成一张金名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建议有关部门和单位继续通力合作,互相支持,把支持崇德书院作为自己的份内事。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弘扬崇德书院这种正能量,把它宣传好、总结好,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