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关乎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问题,体现了社情民意。一份份建议、提案倾注了代表和委员的心血,也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心声。在代表、委员的跟踪督促下,2016年我市解决了一批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推进了各项工作,同时也促进了政府科学决策。在今年市“两会”召开之际,瑞安日报今起特推出市人大、市政协工作亮点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是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近年来,市政协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关注民生,有力推进市政府与市政协领导班子集体协商工作,在集体协商方面创新形式,拓展领域,取得了实效。
选择课题深入调研
自2007年以来,每年的市政协大会发言都有委员提出“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亟待规范管理”的建议,去年市两会上委员的呼声更高,大会反响更强烈。对此,市政协常委会决定由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牵头成立“瑞安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存在问题及对策”课题组,于去年3月组织市教育、市监、人力社保、民政等部门和部分政协委员,先后赴安阳、玉海、锦湖、莘塍、塘下等镇街,调研社会培训机构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通过抽样方式实地察看了20家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
截至去年3月,我市有各类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达1073家,主要分布在市区和各乡镇、街道的集镇区,基本集中在学校附近。参与培训机构学习的学生小到幼儿园孩子、大到高三学生,总数近5万人次。该类培训机构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且规模不一,良莠不齐,“有证有照”约占8.3%,“无证有照”、“无证无照”和“私自挂靠”的约占91.7%。
城市社区建设是市政协关注的另一课题。据了解,近年来随着城市不断向东发展,城中村和城市逐渐融为一体,目前我市共有28个城市社区、11个城中村,现有的社区设置已难以适应管理和服务需求。因此,去年市政协围绕城市社区建设这一课题,针对社区建设存在的设置划分不合理、资源配置不均衡、服务功能不到位等问题展开专项调研,并将形成调研报告供市委市政府参考。
专题协商汇聚真知
在去年6月14日召开的2016年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班子第一次集体协商会上,市政府领导和市政协领导面对面沟通交流,围绕我市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发展问题进行专题协商。
市政协委员李洁说,社会上非学历培训机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经营不规范,一些办学机构没有法定的办学许可证,秩序混乱,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等方面存在隐患;质量难保证,目前校外培训机构课程设置不系统、不科学,教育教学管理混乱,教育质量难以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以及存在虚假广告、乱收费、转让频繁等问题。
市教育局局长吴学彬表示,下步将严格按照瑞安市社会办学培训机构规范发展联席会议及领导小组的有关工作部署,明确分工职责,按时完成任务;在市政府领导下,进一步加强和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做到检查整改与完善制度、专项治理与日常监管相结合,争取既能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又能促进社会办学发展。
副市长郑海洁表示,开展百日攻坚整治,之后将进行常态化管理,计划用两年时间从根本上实现瑞安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办学的规范化。第一要全范围排摸梳理,坚持要实现三步走,深入排摸,细致分类,建立数据库;第二要全方位联合执法,引入联席政策,联合执法开路,宣传媒体铺路。
2016年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班子第二次集体协商会议于去年10月11日召开,专题协商推进瑞安城市社区建设。会上,市政协领导及该课题调研组成员和委员们提出了各自的协商意见。市政协副主席王建东指出,要抓好社会事务管理的创新,把社区建设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项重要事务来做;社会管理社区化,进一步加强社区管理网格化和精细化,加强社区建设的组织领导及组织协调,加大投入,从长计议;做好规划,稳步推进。市政协副主席方小梅对社区的规划布局调整提出了看法,建议瑞祥新区尽快设立一个社区,以后按照人口的集聚情况进行调整布局。
集体协商推进工作
去年,市政府与市政协领导班子开展了两次集体专题协商会,推动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的规范化管理迈出新步伐和城市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记者从市教育局获悉,针对非学历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经营不规范及安全隐患等问题,去年下半年,市教育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了百日攻坚行动,已取缔了数十家“无证无照”等教育培训机构,同时开展了深入调研,目前该项工作正在继续进行中。
市民政局相关科室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瑞祥新区已拟定增设两个新社区:一个叫祥瑞社区,另一个叫祥和社区,方案已上报市政府审批。 据了解,近几年来,市政协着力拓展协商领域、丰富协商内容、创新协商载体,积极探索协商民主经常化机制。自2013年我市出台市政府市政协领导班子集体协商会议制度以来,两套领导班子就我市经济发展、城乡建设、社会事务、“三农”发展、扶持建筑业、人民医院瑞祥院区建设、建筑业发展、农产品生产流通等专题开展多场的专题协商,在更高层次上加强市政府、市政协相互之间的沟通和支持,更好地发挥市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作用,促进政府科学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