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瑞安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十五次常委会议,政协常委与政府领导专题协商“推进我市西部乡镇集镇区住房有序改造”。市领导管秀云、周晓华、倪希杰、陈荣臻、钱定荣、吴功宜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协商会议。
在2019年的市政协提案中,有多篇提案涉及我市西部乡镇集镇区住房改造难问题,不少政协委员为此建言献策。市政协领导班子对此高度重视,把“推进我市西部乡镇集镇区住房有序改造”作为今年市政协常委会协商课题。
我市西部湖岭镇、林川镇、芳庄乡、高楼镇、平阳坑镇,集镇区涉及27个村庄,集镇面积约6.4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4.2万人,共有房屋13166间,其中老旧房2646间。目前西部乡镇集镇区范围内基本上保持着几十年前的样子,现存的老旧房体量大、治理难,住房改造问题突出。我市西部乡镇集镇区范围内没有多余的住房建设指标,居民只能通过住房改造方式来改善人居环境。目前,我市针对住房改造有两项政策,分别是2012年10月印发的《瑞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和2017年4月印发的《瑞安市农村村民建房管理办法》。
在当天的协商会上,市政协城乡建设和资源环境委柳义华主任汇报了关于“推进我市西部乡镇集镇区住房有序改造”的调研报告。据柳义华主任介绍,长期以来,我市西部乡镇集镇区群众对住房改造呼声很高,但由于规划设计不科学、政策保障不到位、运行机制不顺畅等原因,集镇区住房改造进展缓慢。
随后,课题调研组成员林巧、涂胜丰等5名市政协委员提出了不少意见和建议。
林巧委员建议,推广试点,民房改造应因地制宜,政府提供代建的服务,提供专业的指导意见。
涂胜丰委员建议,现有的规划针对性不强,要对现有的规划进行优化,协调处理好全局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关系。
郑涛委员建议,西部乡镇集镇区规划规模过大的,可采用《瑞安市城中村改造管理办法》进行有序改造。
杨建崇委员建议,明确责任主体和部门、乡镇的职责,要处理好地方性政策与法律法规的关系,要处理好建设主体与审批主体的关系,实行简政放权。
林晓敏委员建议,对农村闲置设施进行数据库管理,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农村闲置设施利用,市场招商和政策支持相结合,完善配套设施建设。
与会的高楼镇、湖岭镇、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交通运输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分别就委员们提出的问题作了回应和说明。
副市长周晓华表示,下一步,我市要扩大西部乡镇集镇区住房改造范围,从西部的5个乡镇延伸到中西部共9个乡镇;市政府将成立工作小组,对村民建房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西部乡镇集镇区住房有序改造要与村居实际、乡村振兴、最多跑一次改革、转变作风、强化监管、规划设计优化深化和宣传引导相结合。
市政协主席管秀云表示,要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加快推进我市西部乡镇集镇区住房改造。一要思想上更加重视。把加快西部乡镇集镇区住房改造摆到新的认知高度和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将这项工作当成做好农村工作、推进乡村振兴的“敲门砖”“金钥匙”,多献务实之策、多助惠民之举。二要措施上更加有效。把这件好事办好、真正受益于人民群众,就必须打好政策、制度、执行组合拳,整合资源、集成履职,持续推进政策新突破、制度再优化、执行再加强,解决好西部群众住房问题中存在的烦心事、揪心事,把为民服务做得更扎实更有效。三要成果落实上更加有力。协商议政不能流于形式、做做样子,要做好成果转化“后半篇”文章。政府及相关部门要重视研究政协报送的协商意见,并对意见的采纳落实情况予以及时反馈。政协要运用好跟踪调研、跟踪视察、“回头看”等形式,促进协商成果落地见效,实现由协商“议得好”向成果“办得好”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