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组在遵义
在第一批星夜出发奔赴贵州遵义地区的瑞安企业“复工招工”专班组成员中,瑞安市政协委员、民革党员李源渠是最特殊的一名。作为专班组仅有的女性成员,她还有两个特殊的身份,特殊之一是塘下镇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她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同时,又自告奋勇主动揽起远赴千里之外替瑞安企业“招工”的工作;特殊之二是她奔赴开展工作的贵州遵义,是她日日牵肠挂肚的故乡,她主动请缨也是希望能够帮助专班组在人生地不熟的遵义早日顺利完成工作。
2月22日晚11点,在数十个电话忙音之后,终于通过微信电话联系上李源渠本人。她表示,目前的主要工作一方面是联系企业的老员工,意向奔赴瑞安的新员工,统计他们的具体信息,并按照所在的具体地点进行分类,为下一步返岗赴瑞积极准备;另一方面是与瑞安派出来的车辆进行沟通,积极联系当地的运管所车队和其他相关部门,提高运输能力。她说:“在新的工作环境里,在城市各种针对疫情的防范下,工作到处都是挑战,但工作机制目前正在逐步有效建立,下一步将逐步提高运输能力。”
遵义是瑞安复工人员中最多的劳务输出地区,有14个县市区,2019年年底从瑞安返回遵义地区的新瑞安人有3万多人。目前赴遵义的专班组成员有4人,包括李源渠在内的联络员只有2人,由2名联络员在短时间内来处理3万多人的咨询量,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专班组的复工信息在经过微信朋友圈等多个渠道分享之后,李源渠的电话几乎每秒钟都在响,无法停止。正常的吃饭、睡觉,甚至上厕所,都成了她这几天的奢望。她也开玩笑说,刷朋友圈的两分钟时间里,可能错过了十多个电话。
为了创新工作机制,她积极联系了遵义市正安县农村信用社的负责人,通过农村信用社在各乡镇的渠道,利用微信链接报名的方式加快了员工信息统计。截止目前,已经通过正安农村信用社的途径报名返瑞人员近500人。利用微信链接报名的方式,后台会进行自动比对,分配上车地点,工作效率比人工接听电话提高了不少,目前专班组的各项工作正在逐步完善中。
作为家中的独生女,这是她人生中最特殊的返乡之旅,第一次乘坐了26个小时的大巴从瑞安回到遵义。在抵达遵义3天后,她仍然没有时间抽空回到家中,见见年迈的父母。带着对父母的迫切思念,带着对孩子的迫切想念,李源渠的工作依然在紧张的进行着。她说:“这份工作,远比想象中辛苦,但能够为自己所钟爱的两个家乡贡献一己之力,带来的是满满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