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一群焦虑的人在替你们负重前行。”静好岁月里,这句话一如岁月平静,疫情一出,张文宏医生的这句话被刷屏。灾难像一块试金石,让这群焦虑的人浮出水面。
罗文朝,瑞安市政协常委,农工党瑞安市基层委主委,瑞安市人民医院副院长,瑞安市人民医院新冠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副组长,临床救治领导组副组长。有着多年管理经验、30年临床工作经验,又经历过SARS疫情的他,在这非常时刻,临危受命。
神预判
早在1月22日,瑞安收治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人,疫情刚刚露头之时,职业的敏锐就让罗文朝副院长预判了此次疫情的严重性。“疫情不容乐观,可能来势很凶,病人会很多,必须马上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管理,腾空感染楼”。疫情正如他预判的那样来势汹汹,第二第三天新冠病人数急剧上升。所幸原病人已转移,感染楼已腾空,他的正确判断给医院的防疫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按照传染病防控三要素,应对此次疫情光靠医院不行,必须群防群治。”他建议医院立即向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出防控建议。他的建议很快在医院领导层达成共识,并得到政府采纳。“加强卡口管理,对武汉回来的人员进行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减少人员流动,关闭商场、酒店、娱乐场所等人员集聚的地方”,这些在2003年SARS疫情的成功做法和经验,都由他和院领导一一分析探讨后上报市政府,后来都得到了政府的采纳,并在防控工作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某日晚间,医院有一例急诊的患者在抢救室经过插管后入住重症医学科。罗文朝副院长第一时间敏锐地发现了问题,他针对病人的入住流程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了防控上的隐患。“如果是一个新冠病人,这样处理还有一些风险,可能会产生比较严重的后果”。在他的建议下,医务部门很快制定了相应的流程,弥补了漏洞。
擅调度
作为分管医院感染管理、护理和药学管理等工作的他,肩负着重任,其中负责防控关键力量——护理团队的安排,更是重中之重。
医院感染管理是医疗机构的生命线。这次疫情对院内感染防控的底线要求(目标)是“不发生医务人员感染,不发生院内交叉感染”。这让他感到责任重大、压力巨大。尤其在早期,医院还没有完全被动员起来之前,防控物品面临着紧缺的窘境,许多医护团队和后勤团队的防控意识还没有到位。他心急如焚,紧盯着职能部门不放,带领感管科同事,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及浙江省颁布的规范文件,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多次深入隔离区域实地察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出医院新冠感控管理方案与流程,并亲自审查。他连续3天召开了5次会议,对各项感控的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对发热门诊摆布进行科学的安排,感染楼的分区和通道进行合理设置与规范管理,要求对全院全员进行培训考核,让人人掌握防疫防控知识,使各项防控流程、每一项防护措施真正得到落实,保证了防控的质量和安全。
防控物资是有限的,而与病魔奋斗的期限却还未知。“把好钢用到刀刃上”罗副院长及时调整防控应急级别,防控物资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有效利用。“既要用得好,又要用得省”防控期间整个防控物资的使用并非一板一眼,他会以剩余物资数量须保障一定时期内使用为前提,灵活调整物资应用方案。弹性灵活的物资调度,为医院持久战斗力提供了保障,为“零感染”写下了可能。
护理团队是防控的关键力量,也是最辛苦的、最具风险的。罗文朝副院长经常参加前线指挥部的交班,对护理力量的安排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对药品的储备和发放进行了及时的安排。“不行,必须轮换,工作时间太久会造成防护不足,容易感染。”为了保证患者和护士的安全,他冥思苦想合理安排弹性排班制度,强调医务人员在区域内连续工作时间不能过长,强度不能过大,轮班轮岗,才能保障护理人员合理的休息时间。
善领“军”
作为农工党瑞安市基层委主委,“勇敢,睿智,当担”是这次疫情中他对瑞安市所有农工党员的要求,也是他自己角色最好的注解。
在瑞安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急诊科、医务科、院感科的医疗管理骨干行都有多名农工党员,他们成了此次疫情防控的主力军。罗文朝主委指示他们一定要紧跟中共党员步伐,发挥自己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防控主力军们或冲锋在前,去隔离病房一线战斗;或坚守急诊岗位,守住第一道关卡;或直接参与防控指挥,统筹安排各项事务;或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解决一线后顾之忧。在取得一定成绩后,大家都不禁松了一口气,此时罗文朝主委又不忘“泼凉水”:“拐点还未到来,目标还没完成,‘零死亡’、‘零感染’还只是眼前的成绩,大家切不可掉以轻心,继续做好防护,这是对病人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在罗文朝的动员下,其他农工党员也纷纷行动起来,或下乡支援卡点工作,开展志愿活动;或大力开展宣传,积极弘扬正能量;企业家党员们积极捐钱捐物。他还充分发挥统战的力量,积极联系上级组织为定点医院筹款和联系物资,积极联系厂家提供防控用品。在他的努力下,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价值10多万的防控物资及时到位,为医院解了燃眉之急。为了给上级部门提供更多的防控建议,他还积极组织党员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基层情况,多项建议获得了市领导的批示。
“把一个月过成三个月”,这一切的工作都是在高度紧张之下高效完成。罗文朝是个领军者,但又不是把自己隔离在指挥室畏缩不前的空谈家。他还是个实践者,从勘察瑞祥新院区结构和地形起,到制定出防控管理方案与流程进而实施,他始终奋斗在一线,和大家战斗在一起。到目前为止,零死亡、零感染、超高的出院率让医学界和民间都觉得不可思议。正是他这样从实际出发审时度势地力挽狂澜的国士,他这样哪里需要他就往哪里冲的战斗不息的勇士,他这样心系社会履责于行的敢作敢为的“焦虑者”,才造就了这个“传奇”。
春天已经来临,山河终归无恙。静好岁月里,请记得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