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借着瑞安市湖滨公园大榕树下这一乘凉好去处,6月28日上午,主题为《百姓健身房,如何叫好又叫座》的节目在此录制,吸引了周边群众围观。该节目由温州市政协、温州广电传媒集团《政情民意中间站》栏目,与瑞安市政协、瑞安市融媒体中心《榕树下》栏目联合录制。
节目邀请了温州市体育局局长张志宏,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郑昆,瑞安市副市长池万松,瑞安市政协委员、浙江玉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季琴等嘉宾,围绕百姓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展开交流。
节目现场,据温州市体育局局长张志宏介绍,2017年以来,温州市体育局率全国之先创新推出“群众参与建、建在群众身边”的社区“百姓健身房”,就近解决群众科学健身难题,并通过3年努力在温州全市建成81家。去年,国家体育总局向全国推广“百姓健身房”温州经验。
同时,瑞安市副市长池万松也在节目现场介绍了瑞安的相关经验做法。截止2019年,瑞安已建成百姓健身房23个,今年还将新建50个,届时将是温州拥有数量最多的县(市、区)。就从目前已建成的23个百姓健身房运行情况来看,具有选址较为合理;器材较为合适,多为跑步机、椭圆机等健身器材;定价比较实惠等特点。
“百姓健身房为何如此受关注?”随着主持人的一个提问,台上嘉宾、现场政协委员和围观群众纷纷踊跃发言。
“百姓健身房距离亲民,大多在住宅小区、农村文化礼堂,方便群众就近锻炼;价格亲民,一张年卡仅需365元,单次消费仅需5元,人人可承受;设备亲民,器材简易合适,易于上手;服务亲民,社区工作人员给予一定使用指导。”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郑昆结合大家的发言如是说。
瑞安市政协委员、瑞安市锦湖街道河埭桥社区书记鲍颖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她说:“河埭桥社区内的百姓健身房,有跑步机、划船机等健身器材,为社区内的居民健身锻炼提供便利;并且百姓健身房不定期开展的健身培训课程,让居民可以获得专业的指导,避免运动损伤。”
瑞安市旅游和体育事业发展中心主任林鹏在作出回应的同时,呼吁老百姓要适度健身,制定适合自己体质的健身方案,并现场向大家展示了如何简单利用“卡式公式”计算健身强度的方法。
随后,主持人现场公布了几个问卷调查结果,约71%知道百姓健身房;约52%去过;如果家附近有百姓健身房,约75%选择会去健身。就问卷调查中,群众最关注的安全、后续管理、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实际的使用率等问题,现场再次掀起讨论交流的热潮。
“还有一部分人不知道百姓健身房,这是资源浪费。要加大宣传,鼓励、吸引更多群众积极参与,养成就近体育锻炼的习惯;体育主管部门在健身器材的维修及更新方面尽可能提供经济上的补助,确保百姓健身房正常运营。”瑞安市政协委员、浙江玉海律师事务所律师季琴建议。
温州市政协委员、温州体育运动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郑昆建议:百姓健身房建设,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做好资金保障;提升智能化建设,做好信息保障;发挥高质量管理水平,做好后勤保障。
瑞安市政协委员黄建华建议:一方面,在建设百姓健身房时,同步开设百姓健身课堂,普及健身知识的同时提升社区百姓锻炼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百姓健身房的建设要追求质,不追求量,要保证配套的服务、专业的指导,防止健身房闲置,真正叫好又叫座。
现场的其他政协委员提出,邀请爱跳曳步舞的农民夫妻小英夫妇为百姓健身房代言;将百姓健身房建设纳入新建住宅小区的规划当中;明确在健身锻炼中出现损伤的责任分配等意见。
瑞安市副市长池万松表示,积极听取政协委员的意见建议,下一步将加强对百姓健身房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使其掌握必要的维护、保养和日常运行管理知识;有条件的百姓健身房可以委托专业的第三方机构进行运维,引入专职健身教练开展合作等。
节目最后,针对大家的讨论,温州市体育局局长张志宏张志宏认为,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有其过程,下步应该做好百姓健身房课程指导,动员组织社区指导员、体育指导员或健身教练等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参与,进一步提升服务,带领群众安全、健康、科学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