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市政协委员(微)工作室座谈会在“政协之家”召开,并为3家新成立的政协委员(微)工作室举行授牌仪式。市政协主席管秀云,副主席倪希杰参加座谈会。会议由委员工委主任陈伟东主持。
近年来,市政协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动履职触角向基层延伸,依托政协委员、界别以及各民主党派力量,精心打造政协委员(微)工作室“线上+线下”两大平台,实现委员“线上+线下”联动履职模式,为群众搭建沟通桥梁、提供专业咨询、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据悉,入驻我市委员(微)工作室的委员都是各行各业的专家,涵盖法律、教育、医卫、城建、环保、社会工作、侨界等多个领域,提供专业咨询,办好民生实事。截至目前,各委员(微)工作室总共提供咨询服务上万余人次,推动解决一大批群众的忧心事、烦心事。同时,收集社情民意,畅通参政渠道,借助微建议、社情民意信息、提案等载体,把界别群众的声音传递给党委、政府,促进“下情上达”。截至目前,已形成300余篇“建议”,其中40余篇“建议”转达到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促成相关问题的解决。
当天的会议首先举行了授牌仪式, 3家委员(微)工作室授牌成立,分别是妇联界别、共青团界别、包春华委员微工作室。管秀云为新设立的市政协委员(微)工作室进行了授牌。截至目前,市政协委员(微)工作室总数共19家。
随后,与会的林巧、周大红、叶伟东、黄万儒、胡奎、金文钦、曹秀霞、包春华等委员和侨联界别、妇联界别、共青团界别有关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讨论。他们结合各自的实际,分别就政协委员(微)工作室成立以来开展的工作、做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等畅谈了自己的体会,并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委员们纷纷表示,通过政协委员(微)工作室这个平台,利用互联网思维,线上线下联合互动,可以收集许多社情民意,利用这个平台做好信息沟通反馈,积极开展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解惑释疑,化解社会矛盾,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政协委员(微)工作室值得推广,加强宣传工作;不能立足于工作室,要走出去,充分发挥委员和界别的优势,扩大政协委员(微)工作室的作用,提升委员(微)工作室影响力。同时,要加大履职保障,希望委员所在单位要支持政协委员参加相关活动等。
管秀云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市政协委员(微)工作室在服务群众、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她就下步工作提出要求,她强调,要强化责任担当,在委员岗位上履职尽责,把握解决问题能力,凝聚共识、凝聚人心;要坚守履职岗位,线上答复,线下帮忙,提供关怀关心,在力能所及的范围内开展服务工作;要延伸工作手臂,收集民情,听取民意,服务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