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社区是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是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现代化生活的美好家园。9月1日,瑞安市政协十三届二十七次常委会会议在市政大院多功能厅召开,就《加快未来社区建设 打造美好生活家园》议题举行专题协商会议。我市领导管秀云、周晓华、倪希杰、陈荣臻、钱定荣、吴功宜、项建忠、黄陈跃和相关部门(单位)负责人参加协商活动。
未来社区建设是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标,围绕社区居民生产、生活需求,聚焦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三大价值坐标,打造包含(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低碳、服务、治理)九大场景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未来社区在我省已着手开展试点实践,未来社区的建设可分为试点启动阶段、增点扩面阶段和全面推广阶段。今年5月,浙江省已公布2021年未来社区创建名单90个,截至目前全省共有150个社区入选,其中温州共有17个(瑞安2个)。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认为,我市未来社区建设情况是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成熟一批、启动一批”思路,积极争创试点,先后确定两个试点项目即即永胜门未来社区和祥和未来社区。分类谋划实施,永胜门未来社区重点抓投资,加快出形象,截至7月底,所有地块均已完成拆迁签约,完成投资额11.47亿元。祥和未来社区重点抓前期,力争早日开工。在申报省级创建试点时,我市也排摸了一批备选试点共12个。同时,创新工作机制,成立工作专班,确保项目实施全过程保障。专班和单位主体按照“清单化、节点化、保障化”工作思路,围绕“三化九场景”列出任务清单,分解场景落地载体,聚焦考核验收总目标,节点化有序推进。
市政协社会法制委员会建议,下步,一要以更强举措做好全盘推进,加快形成共建氛围。先行做好科学规划,尽快出台制度体系,加大宣传引导力度。二要以更高标准推进项目实施,加快提升品质形象。注重项目系统性谋划、创新性推进和区域性特色。三要以更优保障抓好难题化解,加快推动项目落地。拓展资金保障渠道,完善工作推进机制,搭建协同共建平台。
在协商讨论时,市政协委员、调研组成员林栩、孙朝阳、林曙、薛远等畅谈了加快未来社区建设、打造美好生活家园各方面情况,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措施建议。他们指出,相对于传统社区而言,未来社区至少应具有和睦共治、智慧共享、绿色集约的特点,更具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即平常所讲的“人本化、数字化、生态化”。他们建议,推进未来社区建设要处理好远与近的关系、多和少的关系、主和次的关系,注重场景设计、制度规范和分类帮扶,政府相关部门要通过“两微一端”加大宣传引导力度,设计群众参与的平台渠道,鼓励老百姓为未来社区建设建言献策,参与共建共享;围绕“三化九场景”,用数字孪生的理念,形成数字社会基本功能单元系统,打造社区数字生活新空间,做好全域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的谋划工作,数字化建设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加强大数据应用,积极响应居民需求;发动广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参与未来社区创建工作,调动党员参与未来社区治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实现党建资源、行政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小区公共空间和社区闲散土地资源,落地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解决场景设置公共空间不足难题;加强运营管理,做实未来社区后半篇文章,以运营理念为导向,推进建设运营一体化,以实践管理为切入,力求运营方案人本化,以合理评价为保障,确保资金平衡可视化等。
副市长周晓华和与会的市发改局、市住建局、安阳中心城区开发建设中心、市国投集团、锦湖街道等部门、镇街有关负责人,针对调研报告及发言人员的建议分别作了回应和说明。周晓华表示,市政协的调研报告中提出的意见精准;接下来,要坚持系统谋划,按照“三化”要求做好科学规划、机制建立和长效运营等;要破解建设难题,相关部门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梳理,列出问题清单;要典型示范引领,加快各项工作进度。
管秀云表示,开展未来社区建设,是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内在要求,也是瑞安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县域典范的重要举措。一要优化顶层设计。强化科学引领,坚持规划先行,对标国内外未来社区建设先进地区,高标准研究谋划瑞安市域未来社区总体规划。二要强化政策保障。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创新研究出台细化推进政策,既支持各方面项目建设,又为市场主体参与建设创造机会和空间。三要深化协同机制。强化部门协同,统筹推进组织、实施、监测和考核等工作。强化社会协同,拓展公众建言献策渠道,把社会期盼和群众智慧吸收到建设方案中,政协委员也要进一步加强与部门的沟通联系,推动建议落实,形成共建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