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市政协委员杨剑、王薇瑜提交了名为《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建议》的提案。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召开的面商会上,参会成员除了承办单位交警大队的相关负责人和提案人外,来自第三方评价小组的5位专家格外引人注目。现场,专家们的评价如同一面镜子,针对提案办理工作查漏补缺,发现问题、寻找对策,引发了委员和办理部门的热烈讨论。在关于共享电动自行车的管理上,三方经过协商达成了共识:必须从总量控制跟有序投放这两个点着手实施。
据了解,近年来我市电动自行车数量剧增,截至2020年底突破53万辆,大体量的使用人群导致电动自行车违规驾驶和相关交通事故居高不下,成为社会各界瞩目的焦点问题。为了确保这一重点提案办理前后全程高质量,市政协邀请第三方评价机构,从部门办理初期就介入其中。第三方评价机构通过听取汇报和实地走访,提出建议,促进提案的办理。
提案工作第三方评价机构负责人 鲁光勇说:“最主要的,我觉得还是第一阶段前期走访,前期走访我们能知道提案的重点在哪里,难点在哪里,怎么推动提案去办理,或者你无法办理的原因在哪里,如果能办理,怎么去办理。”
政协委员 杨剑说:“引入第三方以后,他有一个打分机制,提案的委员也没有随意打满意的权利,那么提案的承办单位他就会把重点,放在怎么样把提案办理好。”
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 林步档说:“第三方的介入使我们和委员之间的交流更加密切,根据会商意见,结合提案提出的意见,从源头(监管)、路面管理、宣传教育等方面推出了系列措施,推动了交通秩序的逐步向好,涉及电动自行车亡人交通事故也明显下降。”
王薇瑜委员表示,原来电动自行车主要存在违规驾驶、缺乏行业监管、出行体验较差等问题。提交提案后,市交警大队针对这块加强执法、强化监管,加强教育宣传等,办理效果令人满意。
据了解,以前如果某件提案得不到落实,到底是承办部门不作为,还是委员建议不合理难以认定。2020年,瑞安市政协在提案工作中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根据相关实施办法,邀请非政协委员、部门专业人员、权威专家等各领域人才组建专家库,在委员评价部门办理质量、部门评价提案质量的双向互评模式基础上,按全局性、科学性、可行性、规范性四项指标,进行背靠背独立评价。通过实践第三方评价机制,提案质量良好率从2020年的70%提升到2021年的79%,提案工作提质增效显著。
瑞安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 李芳说:“希望能够提供一个更公平公正的平台,能够做出更客观公正的评价,然后经过这两年的试行,我们的评价工作促进了提案质量的提升,也促进了部门办理工作质量的提升。”
五年来,瑞安市政协工作亮点纷呈,除了创新提案第三方评价机制,还持续深化委派民主监督员制度,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动专项民主监督;打造“6+2+X”请你来协商平台,坚持“市委书记、市长与政协委员面对面”协商,“榕树下”协商议政平台获评全省政协工作六大创新案例之一;推进委员会客厅“一厅一品牌”、民生议事堂“一堂一特色”,创成全省首个亲民资政综合体“政协之家”,成立政协公益基金等。五年以来,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协商就跟进到哪里,下沉“接地气”,上传“好声音”,协商议政有滋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