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会上,牵头委员、温州市政协委员、瑞安市融媒体中心总编辑华小波回顾总结了瑞安文创政协委员会客厅2021年度的活动开展情况,并介绍了2022年工作计划以及传达贯彻了温州两会精神。
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温州重大人才工程、传统工艺领军人才、工艺美术大师等相关职称申报、评比政策以及瑞安目前的工艺美术师队伍现状;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瑞安目前的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队伍培育、非遗基地、非遗百家坊、非遗学堂等内容,并提到瑞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老龄化问题突出等情况。
“我2015年进入市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教授温州鼓词,基本上学生刚学会入了门,就面临着毕业,而大学都没有设置温州鼓词这个专业,因此缺乏了持续性学习的平台。另外温州鼓词还存在就业难题,没有人将它作为主业,这也导致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温州鼓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陈春兰谈到了自己在培养鼓词传承人道路上遇到的困难。她希望政府能够为温州鼓词市场化运作设计路径,以市场方式实现文化输出,从而解决传承人队伍培育难题。
王钏巧是木活字印刷术、纸马雕版印刷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传统文化缺少市场化运作的困境,王钏巧深有感触。他说,目前瑞安虽开设有木活字印刷研学体验馆,但这块市场尚未打开,主动体验学习木活字印刷术的人数还是非常有限,长期学习成为该项技艺的传承人更是凤毛麟角。
木活字印刷术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志仁提出,目前木活字印刷术大多用于修建族谱,但通过木活字印刷术修谱在效率方面远远竞争不过电脑修谱。他建议,政府要为该项技艺打造新的市场业态,以输出传统文化方式提高该项非遗文化的竞争力,真正从底层逻辑出发,解决木活字印刷术传承人队伍建设难题。
针对市场化运作的意见,市政协委员、浙江优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文文建议,将我市文化行业和旅游行业相结合,通过信息赋能、设计赋能,打造有特色有活力有内涵的文旅产业,通过解决传承人就业问题来实现代表性技艺传承人的队伍培育。
“对于手工艺人来说,技能职称申报评比流程复杂,比做一件陶瓷要难得多,希望政府能够简化申报流程。”市政协委员、瓯窑温州市代表性传承人娄林峰会上提到,职称申报流程复杂大大削弱了手工艺人申报的积极性,导致了所谓“高手在民间”现象,同时也不利于该类技艺的传承人队伍培育,希望简化申报流程,提高手工艺人申报积极性。
“非遗文化再不保护和传承下去,即将消逝。”市政协委员陈安娜、赵秋娥针对文化传承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市政协委员、温州市顺达国际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陈安娜提出“种子培养计划”,她建议,将木活字印刷术、鼓词、瓯窑烧制技艺等列入小学课外兴趣课程,萌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孩子们的心里植入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市政协委员、塘下镇侨联副主席赵秋娥建议,在社区、公共文化场所落地常态化非遗体验活动,构建非遗传承“微生态”,以点带面从体验到传承,吸引社会群众了解非遗、喜爱非遗、传承非遗。
林邦虎表示
针对我市非遗传承人培育存在困难的现状,要充分发挥好委员会客厅的作用,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做好后续跟踪工作。委员会客厅要以瑞安文化底蕴为支撑,开展一系列活动,将日常工作规范化、常态化,把理论研究成果转为实际工作成效。要充分认识会客厅活动平台、活动品牌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发挥政协委员会客厅凝聚共识、凝聚人心、凝聚智慧、凝聚力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