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随着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北麂乡本岛仅有常住居民300户,共600多人。常住人口以老人为主,且子女没有在岛一起生活。北麂岛村民生活用火全部为罐装燃气,全年消费总量约1300罐,依靠全市唯一的危化品运输船“瑞麂二号”从瑞安市区运到岛上。岛上燃气价格远高于市区,唯一的燃气经营户未提供送气到户服务等问题,岛上居民对此怨声载道。
8月5日,为加快解决燃气问题,北麂民生议事堂召开专题协商活动,政协委员围绕“如何推进北麂乡燃气保障项目建设”主题,积极建言献策。活动邀请了市政协社会法制委主任张宏献,市综合执法局和北麂乡相关负责人,部分政协委员、瑞源燃气集团代表和村干部等。
活动现场,北麂乡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海岛燃气购买、使用、服务等方面的难题,分析岛上居民用气难的现状,以及岛内燃气市场小的历史原因和未来发展趋势。针对北麂乡燃气保障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政协委员纷纷提出意见和建议。
市政协委员、市热血志愿者服务队理事长贾建东建议,将岛上用气服务的现状包装成一个类似于“夕阳最后一公里”的公益项目,争取对接慈善总会或者政协公益基金,让岛上居民(仅限居民,经营性场所不补)使用液化气,差价部分由公益基金拨付;逐步改变岛上居民“用火”习惯,引导居民改用安全性能更好的电磁炉。
市政协委员、市历史学会副会长陈邦锡建议,对燃气保障项目统一进行招标,规范经营者、经营场地、经营范围,并对燃气瓶进行登记,合理规定报废时间;确定专人负责燃气运送,或者从居民中选择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后,从事燃气运送服务。
市政协委员、市作家协会主席王键建议,发挥公益力量,寻找愿意与北麂乡结对的公司、单位,有效解决北麂乡燃气保障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乡政府配备兼职宣传员,改变老人的传统观念,推广使用电磁炉等非明火的取火方式。
市政协委员、浙江信泰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杨意建议,增加燃气供给方,形成竞争,打破现有燃气公司不愿做又无法退出、岛上居民对燃气公司意见大又无法可施的困局;尽快选址搭建具备安全条件的燃气罐储存场所,解决燃气存储不规范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