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拥有16万名海外华侨侨胞,如何盘活侨资源,走出一条更大气魄、更宽视野的高水平开放之路?6月11日,瑞安市政协举行“请你来协商”活动,市委书记李坚与政协委员围绕“盘活侨资源 促进瑞安外贸高质量发展”主题面对面交流、零距离互动。整场协商会内容精彩纷呈,政协委员、调研组成员及相关部门负责人踊跃发言,不断迸发智慧的火花。
市领导邱忠瑜、刘建敏、林圣赞、陈鹏、陈荣臻、姜宗羽、林邦虎、金丽云、王文光等参加会议。会上,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主任林栩、经济和科技委主任陈彪从“盘好用好侨资源,推动瑞安跨越发展”角度介绍了瑞安外贸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的相关情况。
协商会上,市政协委员、课题组成员畅所欲言,就如何推动瑞安外贸高质量发展深入探讨。
现场视频连线广东工业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蔡春林,他建议,引导企业用好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政策红利开拓国际市场;银行要为外贸企业提供低成本资金,遏制资金空转,用好出口信用保险等产品提升防风险能力,持续引领外贸企业安全、稳健“出海”;市政府要通过组织参展办展等方式为企业保订单、谋商机。
“明确侨贸小镇的功能定位与发展目标。”市政协委员项小海进一步建议,谋划建设侨商总部大楼,探索社会资本+国有托底模式,招引优秀侨商参与投资建设;规划物流园区用地,重点对接与我市主导产业往来密切的头部跨境物流企业;做好基础设施配套。
市政协委员陈天立提出,要不断优化涉侨政策、外贸政策,多角度帮助外贸企业降成本、得实惠、留得住;排摸现有全市外贸发展空间,参照“工业数据得地”改革,制订我市“商贸数据得地”政策;做好退税落地、激励政策、容错机制等三大政策引导,正面激励和解决后顾之忧相结合。
“进一步优化政策解读、信息传递机制,让海外新生代知道‘瑞安招商’缺什么、‘政策信息’在哪里。” 市政协委员金翔晴认为,要建立华侨政策信息共享的机制和平台;搭建海外瑞籍侨商回乡创业创新交流平台,引育孵化一批世界瑞商华侨兴业回归、资本回归、总部回归项目;建立侨商投资顾问团,负责海外优质项目对接和全流程跟踪服务。
“瑞安的外贸内贸起步很早,现已变成墙内开花墙外香。”市政协副主席姜宗羽认为,要及早研究外贸规划,制订好外贸保障政策和措施,尤其是侨商关心关注的贸易得地等优惠政策;借助温州强城行动,全力打造“江南侨贸城、国际物流园、世界侨商集散地”;探索出台《跨境电商9810全链路政策指南》和相关容错机制、激励机制等。
与会的市商务局、市侨联、海关瑞鳌办事处和江南新区等单位负责人,针对调研报告、结合单位职责,对现场发言一一作出回应。
“指向很准,研究很深,建议很好。”李坚对此次协商会给予充分肯定。李坚指出,“盘活侨资源,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既是落实中央、省、温州市委关于高水平开放的具体部署,也是推动瑞安跨越发展的关键一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握“时与势”,提高认识、明确方向,盘活、用好侨资源,把侨资源转化为侨经济,夯实筑牢瑞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李坚要求,找准“路与桥”,抓住重点、克难攻坚。要抓牢环境这个关键前提,深化“华侨落户便利化”等改革,系统集成相应政策,组建侨商投资顾问团,加快城市更新、乡村振兴,打造一流的引侨留侨环境、一流的亲侨暖侨环境、一流的宜居宜游环境。要抓牢物流这个关键基础,提速建设“义新欧”作业平台,加快落地海关监管场站(无水港),畅通运输链条,优化仓储布局,助力更多瑞安制造走出国门。要抓牢平台这个关键载体,坚持“硬设施”和“软服务”同步发力,系统实施功能分区整合提升,持续提高小镇运营服务水平,打造“侨”味更浓的街区和产业,加速侨贸小镇提质增效。要抓牢外企这个关键主体,更新完善侨资源信息,办好伊朗汽配展瑞安专馆等展会,全速推进“9810”出口全链路试点,做到“借侨登高”迭代产业链、“以侨为媒”畅通供应链、“聚侨引才”提升价值链。
李坚强调,要担好“职与责”,形成共识、增强合力。“盘活侨资源,促进外贸高质量发展”涉及范围广,需各方共同努力。希望广大政协委员继续当好参谋、联络员、发言人,充分发挥特长优势,持续深化同瑞侨、瑞企的沟通联络,为家乡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穿针引线,推动更多侨资源集聚,促进瑞安外贸高质量发展。
施巨耀指出,要强化科学引领、增强发展动力,全力打造海丝之路重要外贸城市、金丽温开放大通道重要枢纽,高质量建成浙南闽北赣东侨贸中心。优化营商环境、激发产业活力,系统推进开放环境优化,深化营商环境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打造一批涉外服务变革性实践、突破性成果。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工作合力,政协委员要进一步加强与部门的沟通联系,积极建言献策,跟踪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建议,为“强城行动”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