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名称:《关于抢抓机遇 突出优势 搭好平台 助力我市外贸企业、货物、数据三回流的建议》
提案单位:农工党瑞安市基层委员会
办理单位:市商务局
敢于“走出去”,是一代代瑞安人的鲜明特色。2024年12月12日,4辆载有约53吨卫浴配件、鞋子等货物的国际公路运输(TIR)车辆,经杭州海关所属温州海关监管施封后,从瑞安驶出,之后通过内蒙古满洲里公路口岸,出境后运往欧洲。
这批货物是浙江省启运的首票TIR出境货物,标志着TIR货运模式在浙江落地实施,也意味着瑞安跨入“一次申报、一次放行、一车到底”直通运输的外贸新时代。瑞安TIR卡航业务的开通,不仅是对农工党瑞安市基层委员会在去年两会期间提出提案《关于抢抓机遇 突出优势 搭好平台 助力我市外贸企业、货物、数据三回流的建议》的生动实践,更将助力瑞安更好布局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虹吸浙南地区进出口货物,努力创建“无水港”,还将进一步畅通以公路直达运输为支撑的高水平开放物流新通道,推动瑞安高质量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农工党瑞安市基层委员会经过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市外贸基础良好,在汽摩配、机械电子、新材料、时尚轻工等领域,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和较大的外贸规模,电商发展初具规模,外贸供应能力充足,并拥有丰富的华侨资源和充足的仓储面积、物流场地和良好的交通条件。同时,我市外贸的短板也很明显,具备一定规模和服务能力的货代公司和优质集拼公司稀缺,无法满足外贸货物集中通关的全面需求;我市许多中小企业自有外贸订单减少,优质外贸企业也难以留存,外贸人才流失,外贸数据无法留在本地,产业优势未能转化为外贸优势等。
农工党瑞安市基层委员会在提案中提出了三项建议,一要抢先机、补短板,以“无水港”为抓手促回流。立足侨贸小镇发展物流、电商主业态的定位,整合可用资源用于电商、仓储、物流、政府服务及相关生产生活配套,优化我市现行开放型经济政策,出台惠侨惠贸政策2.0版,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努力创建“无水港”,创造瑞安本地通关的竞争优势,吸引周边县市进出口货物集聚,进一步实现通关更便捷、成本更低。二要强优势、抓重点,以“侨资源”为载体促回流。借助“侨”优势,招引与瑞安产业往来密切的头部跨境物流企业和优势航线互补的一级货代公司,提升我市外贸集拼能力和货物集聚度。对接新生代创业资源,布局青春新业态。拓宽“贸”规模,在主要贸易出口国创建瑞安特色的海外仓,助力瑞安产品走出去。三要搭平台、优服务,以“义新欧”为依托促回流。紧盯跨境电商和物流园区的发展定位,培育本土国际物流和跨境电商优质企业,不断完善外贸(电商)+仓储+物流的运营模式,提升整体集拼能力,实现瑞安货物瑞安运。优化营商服务,实现政策兑现自动化结算,优化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办事流程,促进外贸企业、货物、数据三回流。
对此,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2024年6月11日,市委书记李坚参加市政协“请你来协商”活动,与政协委员围绕“盘活侨资源 促进瑞安外贸高质量发展”主题面对面交流、零距离互动,共同协商瑞安外贸高质量发展大计。
市商务局在答复函中表示,2024年以来,市商务局根据提案的建议,聚力扶持,进一步完善修订出台开放型经济政策,出台集拼中心招引政策,牵头谋划侨贸小镇“一镇一策”惠侨惠贸政策2.0版,形成外贸竞争新优势。同时,市商务局聚焦回流,紧抓重点企业攻坚,积极指导乡镇(街道)出台招引回归政策。聚势招引,加快推进“义新欧”班列作业平台建设,继续推进货代企业招引,力争温武吉铁路西引,把侨贸小镇打造成国际物流园区。聚优服务,进一步构建联通江南江北的“一中心多基地”9810出口园区服务体系,全力以赴推进跨境电商9810出口试点工作,推进跨境电商发展,助力我市外贸三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