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高楼民生议事堂以“茶叶杨梅联袂创品牌·高楼农产拓新境”为主题开展主题协商活动。市政协提案委负责人,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旅体局及高楼民生议事堂成员等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与会人员实地走访龙湖茶场与大京杨梅基地。在龙湖茶场,负责人林大贵介绍,高楼镇茶叶种植面积达1.1万亩,核心品牌“瑞安清明早”凭借富硒土壤与温润气候,品质卓越。此外,高楼镇杨梅种植面积约1.7万亩,当下正值杨梅挂果期,果农反映,由于标准化种植体系缺失、冷链物流配套不足,导致杨梅保鲜损耗率高,严重制约市场覆盖范围。调研过程中,与会人员与农户深入交流,详细记录生产技术、产品销售等实际困难。
座谈会上,茶叶、杨梅产业代表汇报了产业基本情况。当前,高楼镇传统农业发展面临诸多瓶颈问题,如产业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影响力薄弱等,导致农产品市场拓展受限,难以“走出去”。针对这些问题,与会各方展开热烈讨论。政协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聚焦资源联动,依托“侨资助农”模式吸引在外知名人士投资茶梅深加工项目;聚焦文化赋能,挖掘“茶马古道”历史,在农展会设非遗制茶展示专区;聚焦长效发展,将茶梅产业纳入乡村振兴示范带,打造全产业链,力争实现综合产值翻番,带动农户增收。
会议强调,要从四方面推动茶梅产业发展:一是强化技术赋能,借鉴平阳黄汤茶产业“专家驻村”模式,邀请温州农科院专家团队开展“一对一”技术帮扶。二是推动规模发展,盘活闲置校舍建设茶业服务中心,整合资源打造标准化基地并配套冷链仓储降低损耗。三是创新品牌营销,以“杨梅之乡”为契机,打造“硒有高楼”区域公共品牌,联合电商平台和土特产推荐官,开展“直播+体验”营销,提升产品溢价能力。四是深化农旅融合,串联寨寮溪省级风景名胜区、茶梅基地与古村落,设计“采茶—摘梅—研学”文旅线路,邀请本地网红“小英夫妇”等拍摄短视频,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