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日报 记者 孙伟芳 见习记者 金汝/文 记者 庄颖昶/图
“拉开大框架,接轨大温州,融入大发展,实现新跨越”,推进中心城市“中扩北接南跨”……围绕这一目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希望我市加快发展步伐…… 【联动接轨温州 实现跨越促发展】 【现状分析】 我市中心城市框架逐步拉开,“三线联动、接轨温州”开始实施。目前,高桐公路建成通车,南塘大道瑞安段开工建设,滨海大道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政策亮点】 今年,我市将围绕建设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目标,深入实施“三线联动、接轨温州”,积极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步伐。 【代表委员之声】 政协委员、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刘进国:我市应如何融入“大温州”发展?首先要在空间上拉近距离。“三线联动”的实施将使我市与温州中心城区之间的沟通更加畅通,联系更加方便快捷;其次要做好产业发展对接,优化空间布局,以经济开发区和各产业功能集聚区块为载体,以丁山——阁巷围垦区为主要产业拓展区,进一步壮大三大主导产业,提升一批特色轻工产业,培育一批新兴产业,承接温州中心城区产业转移,进一步形成产业结构协作互补格局。另外,还要在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全方位与温州形成对接。 政协委员、市规划建设局副局长韩丽华:若要与温州接轨,区域统筹必须有一个载体。交通问题一直制约着物流、人流、能源等各方面的有效对接。“三线联动”对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目前3条快速通道均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具体来说,在东线,滨海大道瑞安段是瑞安飞云江三桥的北延伸段。它的投入使用,不仅为瑞安向东发展、主动接轨温州奠定扎实的基础,还将带动浙江省瑞安段沿海产业带发展。南塘大道瑞安段北接温州市区、南达平阳,有力地开拓了中部交通。汀田等乡镇融入瑞安市区,南塘大道起到一个大载体作用。西线的高桐公路瑞安段的建成,将推动瑞安城区向西延伸,带动桐浦、碧山、仙降等乡镇发展,使得瑞安“中部崛起”条件更趋成熟。 人大代表、市委常委、塘下镇委书记江孟甫:塘下镇的区位优势与发展基础,决定了其在瑞安实施的“三线联动、接轨温州”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思路决定出路。去年,我们理清思路,适时提出“接轨大温州、打造小城市、建设新塘下、实现新跨越”的发展思路,得到温州、瑞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关注和政策倾斜,为塘下又好又快发展赢得了历史机遇。 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新的发展目标,继续实施“产业集聚提升、城市化带动、基础设施先导、和谐塘下构建”四大战略,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全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生,积极促进社会和谐,全力打造瑞安北部组团小城市,实现塘下跨越发展、率先发展。 【中扩北接南跨 促进融合显提升】 【现状分析】 城市组团建设稳步推进,瑞祥新区开发拉开序幕,安阳北路等5条主干道完成路基建设;塘下中心区建设全面启动,飞云中心区开工建设,火车站站前区、经济开发区南拓展区建设有序推进。 【政策亮点】 按照“中扩、北接、南跨”的思路,促进城市组团融合提升,切实增强城市集聚辐射能力。中部组团立足扩大规模、提升品位,进一步完善安阳新区配套设施,有序推进瑞祥新区开发,建成5条主干道,形成“三纵三横”的道路网;打好旧城改造攻坚战,开工建设玉海文化游览区,加快心兰苑安置工程进度,启动邮电北路和滨江防洪三期Ⅲ标段拆迁工作,基本完成邮电南路改建工程拆迁。北部组团着力推进塘下中心区建设,加快道路连通联网,促进塘下、汀田与中部组团的对接、融合。南部组团要加快飞云中心区、站前区、经济开发区南拓展区建设,促进人流物流集聚,推动城市跨江发展。 【代表委员之声】 人大代表、莘塍镇委书记冯蒋龙:“中心突破”意味着瑞安城区要走出现有范围,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作为紧邻市区的乡镇之一,“中心突破”给莘塍镇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去年我镇积极协助市委、市政府做好新区建设工作。截至去年底,瑞祥新区征地工作已全部完成。莘塍中心区的建设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我镇还着手对万松东路延至东新公路工程进行规划设计。一旦打通这两条路,市区东扩进程将大大加快。 今后,我镇将继续做好承接市区东扩文章,强化城市化发展理念,完善城市化发展规划,乘着“中心突破”、市区东扩的“东风”,进一步发挥区位优势,提升我镇经济、社会实力。 人大代表、飞云镇镇长谢作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南跨”,让我们精神为之振奋。 交通圈就是经济圈。飞云江三桥、温福铁路飞云江特大桥等沟通瑞安南北的交通枢纽工程竣工在望,飞云将以优越便利的交通条件吸引更多大项目落户,为发展聚集人气。今后,我们将围绕建设瑞安南市区的目标,科学实施城镇发展规划,加快城市化建设;全力推进工业产业集聚提升和企业规模拓展,调整工业布局,加快飞云新区和林垟、云周工业小区建设。 飞云作为瑞安南市区,要加速崛起,发挥沿江资源优势,打造飞云江南岸“明珠”,实现城市跨江发展,尽快让瑞安实现南北“两翼齐飞”。这点,我们责无旁贷。 政协委员、市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刘进国:“中扩、北接、南跨”,突出现代城市服务功能建设,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这对于推进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北接的三路打开塘下、汀田等传统工业强镇的外向之路,敲响桐浦等西部乡镇的发展强音;南跨的三桥,则拓宽瑞安城市的发展空间,形成南北优势互补、跨江共进的局面。便捷的交通,将为瑞安引来人流、物流和信息流,创造出良好的投资平台,提高瑞安的城市品位,兴市富民。 【完善基础设施 抓紧民生强保障】 【现状分析】 去年我市将饮用水问题作为民生问题之首来抓,江北水厂二期工程、凤山水厂净水工程相继开工建设,湖岭、仙降、马屿、曹村水厂实现改制兼并,中西部地区102个村共计8.7万人饮用水条件得到改善;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日处理能力2.4万吨。220千伏东新变、110千伏周田变等10个项目竣工投运,供电能力提高30%。滨江防洪三期Ⅰ标段主体工程和飞云江南岸城市防洪堤桩基工程基本完成,上埠水闸进场施工,下埠水闸完成基础工程。 【政策亮点】 今年,我市将坚持“基础为重、设施先行”,加大投入力度,安排重点建设项目31项,年度计划投资18.8亿元。加大道路、电网、供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防灾减灾设施建设。 【代表委员之声】 政协委员陈成斌:基础设施建设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市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欠账较多,导致成效不显著。比如排污管网建设存在诸多相互制约的地方,公交网点难以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公交站场建设还没有真正解决。 希望今后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进排污管网建设和公交站场建设。同时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决策时的资金需求。 人大列席人员、市市政园林局局长钟永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关系着群众的切身利益,这要求我们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更重要的位置。 今年,针对污水收集系统不完善、污水处理率低等问题,我市将加大污水管网建设,力争用3年时间使污水处理达到5.25万吨/日,处理率达到75%。同时,加快乡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村收集、镇中转、市处理”的全市垃圾处理工作机制,全面提高我市环境卫生整体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