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视察废塑料加工业环境污染治理情况
更新日期:2003-06-26 23:20:07     
5月28日,市政协主席张女珍、副主席张升潮率政协人口资料环境委员会部分成员到塘下、桐浦等乡镇视察我市废塑料加工行业环境污染治理情况。我市废塑料行业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以洗涤为主。由于投入成本低、技术要求不高、工艺不复杂,成为了不发达乡镇村民尤其是弱势群体赖为生存的手段。目前主要集中在塘下的新居、西南两个村以及桐浦乡个别村。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入,形成了废塑料洗涤、造粒、拉丝、编织一条龙的塑料编织业产、供、销体系,以及塑料机械制造等及废塑料紧密相关的行业,逐渐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2001年塑料行业总产值达20亿元,对我市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包括旧编织袋、塑料瓶、塑料绳、破鱼网和医疗垃圾在内的废塑料含大量有机有毒化合物和重金属,甚至放射性物质,在洗涤过程中对水质污染相当严重,具有很大的危害性。几年来,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并于最近发布了治理废塑料加工业污染问题的通告。但由于市场需求巨大,且从事废塑料行业的人员众多,文化程度低,环保意识薄弱,部分村甚至有70—80%的村民从事此产业,这给治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程度。经过实地察看,视察组成员认为市政府、环保部门及有关乡镇治理废塑料行业污染问题是符合有关法规要求的,但是,在制定、实施治理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到数千村民生活来源和社会稳定问题,慎重处置,因地制宜,分步实施;要认真做好宣传疏导工作,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强化宣传,使废塑料洗涤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深入到相关各村;要帮助他们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努力创办符合环保要求企业,逐步引进新的适当产业,把从事废塑料行业的人员转移到新的岗位上来;在治理工作中,政府可引入奖励机制,拟安排一定的资金,鼓励治污达标或主动转行者;要进一步明确责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防止一些已经取缔的废塑料加工企业死灰复燃。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