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政协专委会工作基础夯实活力倍出
更新日期:2005-01-13 09:03:18     
  去年,四川省政协专委会工作扎实活跃,夯实了政协工作的基础。  “三条鱼”的故事  中华鲟、长江鲟、胭脂鱼是金沙江、长江的珍稀鱼类。随着长江上游、金沙江大小水电站的修建,影响了珍稀水生物种的生态环境。省政协相关专委会调查了解到这一情况,认为这不是“三条鱼”的小问题,而是保护生态平衡的大事。委员们经深入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提出了完善保护政策、加大扶持科研机构力度、加强税费征收与监督管理等建议,受到重视和采纳。老百姓高兴地说,落实科学发展观说起来抽象,政协委员做出具体榜样,干了件利国又利民的好事。  抓大不放小、瞻前要顾后、趋热不避冷,这是四川省政协专委会负责人说起搞专题调研的“口诀”。抓大不放小,是抓大题目但不放所谓小问题;瞻前要顾后,既有前瞻性建议又有后续追踪落实;趋热不避冷,抓热点问题也关注冷门问题。去年四川省政协40余项专题调研,都是按“口诀”完成,很有“含金量”,大多数被省委、省政府及有关部门采纳。  “戏台子”搭得实  专委会是委员履行职能的平台。“搭好戏台子,委员唱大戏”成为大家共识。“戏台子”如何搭?省政协专委会给出了“建筑图纸”:走访委员,到委员工作单位与负责人交流情况、宣传政协,与委员共商促发展的良策、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建立主任联系制度,专委会主任、副主任每人联系3到5名委员,共同学习,沟通思想,增进友谊;广泛开展活动,要求每位委员一年要做到“五个一”,即反映一条社情民意、提一件提案、参加一次调查、写一条建议、办一件实事,举办论坛、讲座和专题论证、学习考察等,丰富履行职能的形式和内容。  奥运会冠军唐琳虽是政协新兵,通过“历练”,很快找到工作的感觉。她撰写的《请求市公交84路车从高棚至石羊中心站段走大件路》的提案,经成都市政府办理后公交车线路得到延长,解决了片区上万居民出行难的问题。据了解,近期以来,政协委员的提案数量在增加、参加调研的人数在扩大、出席会议的到会率在上升,反映出委员们参政议政积极性在高涨。  老百姓得“实惠”  要把专委会的工作做实,就要为基层多办实事、给老百姓多干好事。省政协各专委会注重寓支持中建言,把立论与解难结合起来。委员们在调研农村实施基础教育时,看到不少农村中小学校舍简陋、设施差,许多农家子弟因贫失学。他们不仅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同时捐款捐物、出资助学。近年来,南江、九龙县的学校收到委员赠送的图书、文具、电脑和课桌椅,救助数百名贫困学生的款项等,总计价值百万元。“菌草技术”是近年兴起的生态型生物技术。省政协与省扶贫基金会联合举办培训班,免费培训贫困地区的菌草技术骨干。受训的近2000名学员,返乡带动农民积极发展菌草生产,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不少人走上脱贫致富道路。(钟钢) 来源:人民政协报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