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百姓疾苦 代抒民众心声青岛胶南市政协为改善贫困群众生活建言献策
更新日期:2003-08-21 08:36:06
本报讯(记者陈小艳 通讯员代青)青岛胶南市政协日前组织调研组对全市城镇和农村贫困家庭、城镇下岗和失业人员、在校贫困中小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次历时两个多月的调研。在这次调研中,委员们访企业、进学校、下乡村、入农户,首次查清了全市贫困群众的基本状况。委员们心系百姓疾苦,代抒民众心声,为改善贫困群众的生活状况积极建言献策。 据调查,截止今年5月底,胶南市贫困人口总数为21934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62%。 胶南市总工会自1998年以来,用于社会救助的金额高达397万元,仅市民政局去年一年累计下拨的救灾款就达152万元,而贫困人口却有逐年增长的趋势。委员们提出,扶贫必须扭转“年年扶贫贫不减”的状况。委员们建议市委、市政府应把扶贫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同时要制定扶贫总体目标及年度计划,并将工作落实情况列入年度考核;各级政府要设立扶贫专项资金,并随着经济发展逐年加大投入;在全市开展“一帮一”帮扶活动,每年至少走访贫困家庭两次,为其提供一条信息,办一件实事,实现一个目标;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避免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尽快成立胶南市慈善总会,由其开展对贫困群众的救助活动,避免多头救助而导致重复救助问题。 目前,胶南市扶贫工作中存在着临时性救助多、有计划长期帮扶少,给钱给物多、提供技术与信息少等问题。这种帮扶方式导致一些贫困群众滋生“等、靠、要”的依赖心理。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针对不同的贫困群体,举办不同类型的培训班,为其提供各种技能培训;用贫困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他们宣传本地或外地脱贫致富的典型经验和榜样,激发他们自力更生的精神;在帮扶方式上要“输血”与“造血”并举,在做好帮钱帮物济困式帮扶的同时,通过印发“明白纸”、技术材料等方式,向贫困群众提供脱贫信息;另外,市政府应制定一些扶持政策,如提供短期小额贴息或无息贷款、减免一定的税费等,鼓励贫困群众自谋职业。 据统计,目前胶南市农村贫困家庭有8546户,占全市贫困家庭的82.9%。让农民远离贫困是各级扶贫工作的重点。委员们建议市委、市政府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让村民以入资金股、技术股、劳力股的方式尽量参与;加快城镇化进程,优先考虑对贫困群众的安置;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一方面要鼓励他们走出去,另一方面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尽可能多地掌握各地的用工需求,加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