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专家指出我国煤炭资源掠夺性开采形势严峻
更新日期:2003-08-27 09:24:33     
人民政协报讯(记者李将辉)在山东调研的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调研组专家指出,我国煤炭资源的盲目超能力、掠夺性开采等生产问题相当严峻,并且面临失控危险。  此次调研的专家组组长、全国政协常委张宝明指出,由于近年来煤炭市场相对较好,因此国内大部分煤矿由于利益驱动盲目超能力生产,实际生产能力大大超过设计能力,多数矿井甚至实现了“翻番”,更有部分矿井采用掠夺性开采方式,常常超层、越界开采,达不到国家规定的回采率标准,资源浪费严重,使矿区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专家组在此前调研的山西省大同市看到,1988年投产的山西大同市燕子山矿,原本设计开采年限为73年,但日前的调查表明,其服务年限只剩下15.8年。山西同煤集团董事长彭建勋认为,缩短的主要原因在于燕子山矿井田范围内小煤窑数目众多,最高时高达129座。众多小煤窑的私采滥挖,致使其主采区受到严重侵蚀,工作面长度大大缩短,其所属的整个311盘区已无开采价值。  原本设计能力为500万吨的济宁3号矿井,今年将达到1000万吨规模,这就意味着80年的设计能力将至少缩短一半。但据专家反映,缩短的年限将远远不止于此。由于生产能力的盲目扩大,原本设计中需要开采的一些难度大的边角矿,为了追求速度,将被舍弃,带来的后果就是这些煤炭资源将不能再开采,造成资源的永久浪费。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副局长吴吟指出,造成矿井超能力生产的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省市等地方政府的审批权限问题,小煤矿矿主往往是小审批,大开发。审批为20万吨的矿井,生产能力会达到30万吨或以上。  专家建议,国家应加强宏观调控,严格控制小煤窑的私采滥挖,指定煤矿回采率等指标以控制资源的浪费问题出现。(李将辉)
浙ICP备14000666号-4
最佳浏览分辨率: 1024×768 . 浏览器版本请用 Internet Explorer 6.0 以上
版权所有 (C)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瑞安市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