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黑土地———丁石孙率民盟中央调研组考察黑龙江、辽宁纪实
更新日期:2003-08-28 16:50:28
今年“两会”期间,民盟中央就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问题提出建议以后,应黑龙江省委书记宋法棠邀请,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决定率团到东北考察调研,并成立了以民盟中央副主席厉以宁教授为首的专家组。厉以宁随后写出万余言详细调查提纲。由盟内外专家组成的调研组,临行前召开两次专家研讨会,和国务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就东北发展调研工作进行了沟通研讨。 7月中旬,丁石孙率团开始了黑土地之行。 心心相系黑土地 在大庆,调研组先后视察了大庆油田中十六联合站、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大庆石油科技博物馆、大庆石油公司1202钻井队。汽车在炎热的阳光下开到了1202钻井队,调研组在零距离亲眼观看石油工人工作的钻井架,当看到现在的油田工人不仅住进了单元楼房,而且工作的钻井平台上也实现了“夏天有空调,冬天有暖风”时,丁石孙主席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离开大庆,调研组来到了哈尔滨。 哈尔滨电站集团电机厂是我国著名的老国企,是当年苏联援建的156个项目之一,调研组穿行在隆隆作响的加工车间里,看到工人们在用两层楼高的巨大龙门刨、十几米高的巨大数控车床加工重达几十吨的部件时,丁石孙亲切地对陪同视察的工厂负责人说:你们很了不起,以前就对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今后你们仍将对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群言群策为振兴 调研组在来东北以前,就对黑龙江等省的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了解,在实地考察调研以后,又有了更直接的认识。 在听取了黑龙江省副省长刘海生代表黑龙江省政府作的介绍后,丁石孙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和振兴,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作为参政党,民盟中央的重要任务就是围绕、配合、服务于中共中央的中心工作,提供决策咨询和建议。他说,从区域发展的观点看,共同发展离不开每一个大的经济区域的发展,尤其离不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我们谋划中国在东北亚经济圈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时,东北地区的战略地位尤其重要。特别是在形成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过程中,也形成了大庆精神,大庆精神不仅过去需要,现在更加需要发扬光大。 调研组的专家们更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建议。民盟中央经济和区域发展委员会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对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问题谈了六点建议。他提出,首先要抓紧国企的改制工作。第二,用好用足国家对老工业基地的政策,争取在某些方面成为国家的试点地区。第三,要把管理经验引进和技术引进、智力引进放在和资金引进的同等重要位置上,要想成为新的动力源,这点尤为重要。第四,重视品牌概念,发展名牌产品。第五,不要在发展工业的时候小看了农、牧、林的作用,但是不要搞小农经济,而是形成集团化的“农牧林”大产业,要有这种观念和魄力。第六,利用黑龙江在东亚的地理位置发展进出口贸易。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善同研究员表示,黑龙江的物质基础非常好,还有许多精神财富,也是重要资源。黑龙江的发展也要看到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事物,中国加入WTO,对黑龙江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现在在国内,经济区域化发展正在逐步成为趋势和潮流和地方政府的自觉行为,黑龙江要有这方面的主动意识。东北在经济发展方面有优势,工业产值仅次于东部沿海,城镇化在全国属于前列,劳动力成本低等等很有竞争地位。她建议:黑龙江在调整改造中不要仅注意机器设备的改造,一定要兼顾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原国家经贸委企改局负责人宋毓钟说,现在我国正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阶段,国家有责任帮助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转化。黑龙江要加大部分企业退出国企的力度。技术改造和企业改造要结合黑龙江的特点,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要充分考虑市场因素来进行黑龙江的国企重组。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同志表示,要认真领会研究吸纳。同时希望民盟中央能把黑龙江的问题及时向党中央反映,并为我们的经济发展提供咨询和对策方面的建议。 黑土地上不了情 丁石孙一行离开黑龙江后,当晚抵达沈阳,第二天上午即听取辽宁省的有关情况介绍,参加的有辽宁省人大、政府、政协和省委统战部等单位的负责人。 民盟中央调研组的专家向辽宁省的同志详细询问了关于社会统筹保险金落实等比较深入具体的问题,并希望进一步收集有关资料。 在随后的几天中,调研组又分别到本溪、沈阳铁西开发区、东软公司等企业进行了考察。了解了大量的情况。 对黑土地的不了情,在辽宁并未了结。正像李重庵代表民盟中央在辽宁所作的发言中所说,我们这次到东北考察调研,了解到当地领导对加快东北发展的思路和创新实践,对我们的调研有启发和帮助。我们将在这次实地调研后,还要组织专家到吉林做调研。在调研基础上,再在北京召开专家研讨会,集中研究东北地区下一步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对策,形成我们的意见,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建议。 有中央的重视,有全国人民支持和东北人民的努力,东北地区的发展一定会出现大好局面,而民盟也将做出应有的贡献。(刘骆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