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要敢于善于为民营企业说话深圳市福田区政协构造民营企业发展“人文”氛围
更新日期:2003-09-08 12:09:19
人民政协报讯(记者秦志勇)在深圳市福田区,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宽松,对民营企业的服务质量越来越好。这些主要归功于福田区委、区政府领导的执政意识,同时与区政协创造“人文民营”的理念密切相关。 20多年来,深圳已经建起各种非公企业7万余家,福田区有2.4万。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政府在发展非公经济中的作为和角色;区政协更是发挥自身优势,深入调查,潜心研究。 区政协调研了解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首先,社会和法律环境亟待优化。其次,政府管理和服务环境需要改进。三是民营企业在发展中缺乏人文关怀———这也是福田区政协了解到的最为迫切的问题。福田2万多家民营企业,除了少部分企业家是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或者参加了总商会的组织外,大多数没有加入相关组织,以致造成他们有话没处讲,有难无人管。为此,造成了企业信息闭塞、人才引进不畅、技术成果难以确认等问题。 为此福田区政协提出,要敢于善于为民营企业家说话,党委政府要乐于勇于听取意见,为他们排忧解难。区政协建议,目前应该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营造一种良好的民营企业发展的“人文”氛围。 一,加大对民营经济的宣传力度,努力纠正对民营企业的偏见,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保证公平竞争真正兑现。一些政府部门要彻底改变观念,淡化管理,侧重服务,认真做好高效能服务这篇大文章。与民营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公安、税务、司法、工商等部门要改变工作作风,工作人员要提高素质。 二,有效降低办事门槛,为民营经济构筑宽广的“人文”空间。进一步放宽企业用人的限制,对学历的要求应该更加灵活;工商注册以及转增股本等规定应作出适当调整;企业购房的手续要尽量简化;企业管理人员赴港签证应该取消限额等。 三,下大力气整治治安环境,保障民营企业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