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昌市政协“委员约谈会”形式多样富有成效
更新日期:2003-09-15 11:01:49
人民政协报讯湖北省宜昌市政协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发展,不断创新,将委员约谈会开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不仅开成了社情民意反映会、献计献策会,还开成了民主监督会、理论研讨会和联谊交友会。在宜昌,委员约谈会被委员们亲切地誉为除全会之外的又一“例会”。 委员约谈会给宜昌市政协工作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自2000年以来,宜昌市政协从改进会议组织方式这个基础环节入手,实现了“三个转变”:一是由随意性到规范性。市政协将委员约谈会纳入了主席会议和常委会议的议事日程,并写进了常委会工作报告和年度工作计划,规定约谈会每两个月召开一次,由七个专委会分别组织承担,纳入专委会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从制度上进行规范,时间上加以保证,避免了工作的随意性。二是由多议题到有主题。每次约谈会所选主题不仅紧扣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而且紧贴市政协近期工作安排,使约谈会与政协其它参政议政形式能够达到优势互补,形成一盘棋。三是由“封闭式”到“开放式”。市政协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办法,根据约谈内容,邀请市委、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面对面听取委员意见与建议,当场作出解释、答复或承诺,这样不仅有利于委员意见和建议的采纳吸收,也为政府和委员之间展开对话搭建了一个平台,有利于委员进一步知情明政。根据约谈主题的需要,市政协有时还将会场搬到部门会议室或车间、地头,与工作、生产在一线的人员进行交流,集思广益。 委员作用的发挥是约谈会成败的关键。在不久前召开的以“城市文化建设”为主题的一次约谈会上,委员们提交具有学术研讨价值的论文达14篇,由此看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热情空前高涨。为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委员们接到约谈通知后,迅速围绕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展开深入调查研究,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查找有关资料,做到心中有数,有备而来。由于准备充分,约谈会上,委员们发言争先恐后,有时不得不延长散会时间。有的委员因公缺席未能按时参加会议,事后还一再要求补会。已参加一次约谈会的委员,申请参加第二次约谈会。 在市领导和有关部门负责人当面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市政协还通过《社情民意》专报、《建议与意见》、《参政议政录》等多种形式分专题、分层次地整理报送会议内容,多方面转化会议成果。到目前,约谈会提供、报送的信息、建议和意见达170多条,80%的建议进入了决策程序或被部门采纳,相关问题全部得到解决。(陈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