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快到了,已经有很多瑞安人开始迫不及待地进入“龙舟”时间。去年我市龙舟活动以“千舟竞渡、万人空巷”的热闹场景成功出圈,“瑞安龙舟嘉年华”话题全网点击量“10亿+”。那么,如何让龙舟这一瑞安城市文化基因从端午限定“热搜”,转变为一张新的城市金名片?这个问题引起了市政协委员的关注。
王键,无党派人士。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浙江省作协会员,瑞安市作协主席。曾获第五届徐霞客游记文学奖;2022年度中国县市区域报新闻奖二等奖。
“瑞安的龙舟每年‘出圈’,说明我们是有龙舟文化基础、群众基础,甚至是‘网红’基础。既然已经出圈了,那我们为什么不顺势而为地做大做好呢?”王键委员说。
瑞安的龙舟文化底蕴深厚,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永嘉学派代表人物、南宋著名文学家叶适在诗中写到“一村一船遍一邦,处处旗脚争飞扬”,展现的就是当年瑞安端午龙舟的盛况。走在大街小巷,一碑一亭都可能和龙舟有关。
清明过后,龙舟元素已经开始悄然出现在瑞安的街头巷尾。在玉海街道城西社区西门,大家早早地开始忙活起来。王键委员说:“瑞安的龙舟很有名,我们和别的地方完全不同。我们的旗帜、船身都很有特色,颜色上还有五色龙舟。”
过去两年,我市积极营造端午传统节日氛围,引导龙舟民俗活动文明开展。这也让很多龙舟爱好者的理念悄然发生了转变,比如过去市民反映强烈的噪音和安全等问题。一名龙舟爱好者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救生衣,大家都是安全第一。快高考的时候,如果部门通知不划,我们就会遵守。毕竟,不管谁家都有孩子,都有准备考试的时候,不能影响他们。”
王键委员表示:“营造龙舟氛围需要政府和群众互动,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我们要通过中间的载体比如说通过龙舟协会,去做桥梁,然后通过走访、调研,制定一些规则。”
现在,传统龙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精神内涵,它不仅是展示力量与智慧的体育竞技,更蕴含着勇往直前、同舟共济的精神。“我们现在划龙舟就是‘划平安’‘划文明’,和以前完全不同了。我们划的是文明、平安、友谊。”龙舟爱好者说。
2024年瑞安有921支龙舟队,数量位居浙江省前列,其中传统龙舟608支、竞技龙舟313支。端午期间,瑞安塘河、环城河等河道间鼓点铿锵、百舸争流,让两岸观众热血沸腾。
但是,除了保留龙舟“速度与激情”的特色外,如何在竞渡过程中体现更多的瑞安文化元素,增加辨识度?王键委员提出,可以将龙舟划手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每个地方的衣服都要具备自己的特色,这样可以把瑞安的服饰文化做一个推广。”
除了提升瑞安龙舟的观赏性外,更重要的是梳理文化根脉。在我市,很多传统的龙舟文化习俗与技艺传承长期依赖民间口耳相传,导致大量珍贵历史资料出现断档与流失。面对这一现状,系统性保护与抢救已经刻不容缓。王键委员建议,可通过打造龙舟文化博物馆,构建完整的保护传承体系,将散落民间的文化记忆、技艺流程、仪式规范等进行抢救性整理。
在龙舟为瑞安带来流量的同时,如何沉淀这些“文旅流量”并转化为“消费增量”?对此,王键委员提出可以积极打造特色旅游消费场景,比如龙舟市集等,以多业态的消费场景,释放消费活力。王键委员说:“顺着这个思路良性地去开发、运维,比如我们可以借着这个契机,和忠义街、大沙堤、邮电北路等区域消费业态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常态化的龙舟市集。这样,群众的劲头也足了,商家的经济利益也有了,一举多得。”
据了解,我市今年计划在5月中旬到端午节期间开展龙舟活动。那么,我市相关职能部门在弘扬龙舟文化方面有哪些系统规划?
据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何方介绍,今年我市计划通过“一十百千万”系列活动持续助力瑞安龙舟IP出圈。“我们谋划了系列活动,比如筹备一场主题晚会,发布新一年的隆隆龙IP形象、系列活动,穿插龙舟主题舞曲节目、游戏互动,宣扬积极向上的瑞安龙舟文化;第二个是准备开展市集,结合龙舟主会场的一些活动谋划比如咖啡市集、车后箱市集;第三个是准备编排《龙鼓少年》儿童剧,开展校园巡演,推动儿童剧走进景区、民宿、文化礼堂。”
今年端午期间我市将升级推出“主题宴”,让游客在观赏传统龙舟竞渡时品尝瑞安美食,并计划推出“万人拉歌大赛”等主题活动。同时,还将持续开发“隆隆龙”IP,引入社会资本打造蛇年主题限定文创产品,为游客打造集观赛、互动、美食、文创于一体的龙舟文化体验活动。何方说:“做好龙舟这个品牌IP,有助于提升瑞安文旅的知名度。IP出彩了,产品出圈了,意味着来瑞安的游客更多了。我们瑞安是侨乡,世界各地的华侨也可以到这里来感受传统龙舟的魅力,把瑞安文旅传播到全球。”
针对王键委员提案中的龙舟文化博物馆,我市也已经开始积极行动,收集相关资料、龙舟服饰等。“龙舟博物馆的建设非常有必要。后续我局将根据市里的统筹安排,配合龙舟博物馆做一些周边的旅游产品。比如,策划龙舟体验、举办龙舟文化展示、根据市场反馈举行长期展览等。”何方表示。
瑞安的传统龙舟文化承载着千家万户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望。它又将如何传承弘扬下去?靠的是全社会的齐心协力!政府给政策,让传统有新舞台;社会力量出创意,把龙舟IP玩出新花样;群众来参与,让老习俗有新风貌。我们一起期待瑞安龙舟在大家的长期坚持与努力下,真正成为最亮眼的城市文化招牌。
来源:天瑞地安客户端